首先我们讲到了被退学的六岁女孩小豆豆,不但得到了家庭的完全接纳,还得到了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完全接纳。在小豆豆的回忆中,妈妈从来没有针对此事对小豆豆进行指责,批评,甚至根本就没有跟小豆豆提及被退学的事情,因为妈妈更关注的是,如果因为被退学让小豆豆自卑,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好了。
小豆豆妈妈只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小豆豆重新找了一所适合的学校。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非凡的才能,值得用心对待,和小豆豆的初次见面就听小豆豆讲了整整四个小时的话。而且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只是向前探着身体,专注的认真听小豆豆说。
有人说孩子们的心上,时不时会有一支没有奏响或者不敢奏响的乐曲。真正好的教育,是走进孩子的心房,帮助她拨弄她的琴弦,弹奏出他最畅想的乐曲,而不是把琴弦撤掉。
小豆豆发出的声音,小林校长听到了,感受到了。
其次,我们讲到了巴学园的环境及其教学方式,几乎就是为小豆豆量身打造的,深受小豆豆的喜爱,六辆废弃的电车是教室和图书馆,两棵大树是学校的校门,学生的座位也不固定,上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自学。上课的顺序也很有特点,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天的心情决定。只要今天把全部内容学完就行。如果在上午的时候,大家就能把所有作业做完。那么下午师生就去河边寺散步,去大自然中玩耍求知。巴学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给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时光。可以看出小林校长又是怎么做教育的。在巴学园,小豆豆和她的同学知道了哪些是海的味道,哪些是山的味道。
即使一开始不知道,但是小朋友们强烈的探索精神也驱动着他们去深入了解。教育不能只有读书声,还应该有大自然和生活的味道。同时小林校长也喜欢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世界观,让孩子的世界更大更广。
最后我们讲到了小林宗作校长,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更注重用实际行动鼓励学生。尽管小豆豆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的标准,经常闯祸。但每当小林宗作校长,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句话对小豆豆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慢慢的,小豆豆身上的坏孩子标签被撕掉了,小林校长鼓励她大胆地去探索,去向生活学习,卸下包袱后的小豆豆,很快重新找回自我并找到自信。长大后的小豆豆意识到先生当时说这句话更多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后来黑柳彻子成为了一名主持人。同时因为巴学园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她一生,于是她写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让大家看到了曾经那个鲜活的巴学园。
通过读这本书,我相信小林校长是如何在细节上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很多的思考与启发: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都是最闪亮的天使。当他们落入凡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再次点亮。看到他们的独一无二,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对孩子的最大善意和保护。
最后用一句名言概括,“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祝愿每一位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完成成长之路,获得教育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