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融保险
八步骤评定一款重疾险

八步骤评定一款重疾险

作者: 言射手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09:11 被阅读75次
    “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我们会离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
    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在财务上已经死了!"
    ——重疾创始人 Dr.Barnard
    八步骤评定一款重疾险

    许多人在面对成千上百种重疾险,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下面用八个步骤,教你如何精选一款重疾险。

    1、重疾种类多少够好

    我们在面对重疾险时,第一感觉就是重疾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

    事实上,保监会对于最常见的25种疾病早有规定,并且国内的保险公司普遍采用,2007年8月1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 》,下面的6种疾病是这25种重大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的6种疾病,为“重大疾病保险”的必保病种)

    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 重疾险必含6大疾病

    无论在哪家保险公司购买重疾险,都必须包含上面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并且这25种重疾的定义都是一模一样的,任何保险公司不得更改。

    那么,问题是,重疾种类多的是不是保障的就全面,少的保障的就不全面呢?

    看看在实际的生活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理赔率的多少就知道了。如下图所示:

    重疾发病率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中的6大疾病发病率和理赔率占总数的98%,可以看出,理赔中的绝大部分疾病都在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里。

    那么,多出来的重疾种类是不是保险公司为了吸引眼球,是否是噱头?比如,非洲比较常见的埃博拉病毒。墨菲定律也说过,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如果发生的概率有百万分之一,但是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你认为在非洲非常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不会传播到这里,但是在广州三元里重灾区的黑人可不这么认为。那么为了发生概率极低的重疾,有没有必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可以说,如果增加的重疾种类对于费率增加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比如60种只比25种增加10%的费率下,那么我认为还是选择重疾保障更广一些的比较好。

    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如果保费差别不大,就选择疾病种类保障更广一些的。

    2、轻症种类越多越好

    早期的重疾险被认为保死不保活,因为早期的重疾险产品是没有轻症的。并且重疾的理赔条件比较苛刻,比如心肌梗塞要求存活90天,脑中风要求存活180天才能拿到理赔款。但是很多老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还没有达到重疾标准就已经身故了;轻症就可以保障在理赔条件比较低的情况下获得到理赔款。

    轻症可以看做为重疾前期的疾病,是重疾中除外的责任。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以前定义的重疾已经不符合现实,例如心脏的介入手术,创伤对病人的伤害更小。轻症疾病符合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原本重疾的除外责任纳入保障范围,鼓励客户早些治疗,降低患重疾的可能性。

    轻症一般为重疾的除外责任

    从疾病定义看,轻症只是疾病程度未达到重疾的程度而已。从发病概率来看,轻症是重疾发病概率的30%,轻症的特点是治愈率高,但是需要及时就医,治疗费用多集中在10万以下,比如原位癌一般在3万元左右;但是也存在听力严重受损,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等费用较高的情况,就医后的康复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产品含有轻症的种类越多越好。

    3、轻症豁免不可少

    轻症豁免是轻症疾病的再度升级,它是如果被保险人在保单有效期间罹患合同中定义的轻症,则免交后面的保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可以想象,如果罹患轻症在休养的同时每年还要再交保费,这对被保险人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可以这样毫不夸张的说,不带轻症豁免的保险是在耍流氓。

    所以,带有轻症豁免也是对一份重疾险考核是否精良的重要指标!

    4、等待期越短越好,缴费年限越长越好

    等待期:是保险合同生效后,大病保障并没有立即生效,而是等到等待期后大病保障才真正开始。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客户带病投保,一般的等待期是90天,180天,365天,在等待期内发病一般赔付所交保费,保险合同终止。因此,在投保时,一定要注意等待期的长短。等待期越短越好。

    缴费年限越长越好,这样可以把保险的杠杆效果做的更高。比如保额100万的重疾险,小王选择10年交完保费,小张选择30年交完保费,显然小张每年付出的成本更小,万一在缴费的前几年就出险了,就能获得100万的理赔金,并且以后的保费就不用交了,保障依然有效。 这样看来小张以小博大的效果更加明显。

    虽然选择长期缴费,总的缴费金额比短期缴费总金额高,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因素,相同的保费越往后交实际上成本越低,对于投保人来说也越划算。但是这也要求客户具有持续的缴费能力,也就是具有稳定的收入。但是像企业主,商人,他们的收入稳定性不确定,有时候一年赚几百万,但是有时候一连几年都亏损,这时应该选择缴费期限越短越好,甚至一次性交清。所以我们在投保时要有一定的预判,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方式。

    5、选择终身还是定期的重疾险

    终身重疾险保障一辈子,但是保费比较贵,压力山大;定期的保费便宜,但是到期了被保人年龄大了,买不了其他的保险产品了;投保人在投保时犹豫不决。

    精算师“定期的纯保障性的性价比远高于终身重疾险”,这是基于“买定投余”理论,也就是购买定期寿险及定期大病险,把投保终身寿及大病保障节省下的金额用于投资,赚取的利益最终回报大于终身险的保障金额。

    比如,30岁男性购买3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障30年的年交保费1500元,保障终身的年交保费6600元。

    定期与终身年交保费

    那么每年就可以节约5100元来投资理财,与预定年化利率5%复利,则30年后的收益情况如下图所示:

    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

    从上图可以看出,利用省下的保费建立定期加投资的组合,不仅收益更高,还更容易灵活使用。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美,但是万物有利就有弊。如果我们想用这种“买定投余”的方式,就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未来30年是否一定能够保证投资利率维持在5%以上

    (2)未来30年是否一定能够保证每年拿出5100用来长期的投资理财呢

    (3)未来30年是否一定能够保证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动用这笔投资的资金呢

    因此,“买定投余”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投资理财能力较强的人和预算有限的人比较适合“买定投余”的方式。

    如果预算有限,保额和保障时间必须要做取舍的话,那么宁愿减少保障时间,也绝不要减保额。

    6、选择返还型还是消费型

    返还型重疾险,就像充话费送手机一样,不仅得到保障又能返本,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大部分的人并不需要返还型的保险。

    返还型与消费型重疾险,如上图所示,消费型每年可以节约5100元,这5100元用来投资,投资50年后,到被保险人80周岁时收益为76万,而返还型只是返还了132000元,还觉得返还型保险好吗?!

    如果不会理财,想用强制储蓄想给孩子留一笔钱,那么我们看一下下面这张图,来说明返还型保险为什么返还。

    八步骤评定一款重疾险

    看上图第一格,祥瑞终身寿险,保费6480元;第二格才是重疾险,保费2400元;之所以能够返还,是因为你买的不是一款纯重疾险,而是一款附加重疾险的终身寿险而已。比如,购买格力空调,但是它捆绑销售,还必须要购买一款性价比超低的格力手机一样。如果重疾险单买的话,30万保额只需缴纳2400元保费,但此时,这款重疾险就变成了消费型。

    所有返还型保险其实都是在吃你的利息。如果你收入不高,现阶段预算有限,希望以最少保费获得最多保障,那无疑性价比最高的消费型保险会更适合。

    7、性价比

    所谓性价比就是同样的保额,需要支付的保费贵不贵。买保险的目的就是少许的支出来规避可能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杠杆比较重要。同样的保费,同样的保障责任的情况下,保额当然越多越好。那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有的保险公司的保费贵有的保险公司的保费相对便宜呢?我们就要从保险公司的收益分析。保险公司从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既是风险成本,投资成本,经营成本来获得收益的。

    风险成本,根据生命表来厘定,每家保险公司都用统一的生命表累计算保险费率,因此每年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是差不多。

    投资成本:拿保费用来做投资,内地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受到严格控制,所以分红险香港分红高于内地3倍以上,因为香港是国际性的投资,渠道广泛。

    经营成本:是为了承保这张保单的营运费用,包括办公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等。

    广告费用 广告费用

    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机构,日常营业费用的产生无可厚非。但是看一下上面两张图,四大险企2016年广告费用,日广告费用6619万,一年花费241.61亿元;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时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保险公司的保费高高在上了。

    8、核保

    即便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核保不通过,也无济于事。核保是保险公司的内部约定,对于客户来说,当然免体检额度越高越好。如果免体检额度低,平时身体无事的客户去体检中心体检,万一查出小毛病,被保险公司拒保,以后再买保险就会很麻烦。所以保险公司的核保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步骤评定一款重疾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db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