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西兰的朋友圈全网沸腾,因为移民局的出台的一条新政——
2021 Resident Visa
这条政策是什么呢?华人圈直接叫它,“绿卡大赦”。
我还特地去查了关于“大赦”这个词,法律詞典《布萊克法律詞典》解釋“赦免”:政府給予一個特定團體的囚犯或特定類別的囚犯的免罪。
到新西兰之前,我也不明白一个词,“移民监”。自从踏上了决定移民的这条路,递上一次又一次的签证申请,自己被一个机构决定是否能留在我想待的地方,或者,因为不达要求而不得不离开我想待的地方,而且,还要不停的达到某些要求才能让自己自由的去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亲身一体验就发现了,这个的确跟蹲监狱的感受有点不约而同,也难怪一代一点移民们用这些词汇来描述 - 移民监,上岸,自由身。
所以,大家把今天的移民局降低要求,相当于给在新西兰已经在工作的人无条件的发绿卡的政策叫做“大赦”。
曾经移民打分从140分涨到160分的要求 - 曾经为140分准备齐全,待递交时,一纸政令涨分160,为了凑足160,我从副手变主申,一切重头准备。这次新政,连分数都不要求。
曾经需要雅思6.5的要求 - 曾经我考了5次,甚至飞悉尼和斐济就为了考出这该死的分数的要求,没有了。
曾经需要一份达到工资xxx要求 - 曾经我经历了30次以上的面试,就为了拿到一份工资达要求的工作,这个要求,没有了。
曾经需要国内的无犯罪证明 - 曾经我为了一份证明从奥克兰飞北京,就为了开出这一份证明,这个要求,没有了。
曾经需要雇主担保签名,雇主要支持你的移民还要签文件 - 曾经我心惊胆战,使出了毕生职场力和眼力见,蹲点大BOSS,写沟通邮件,就是为了一纸雇主签名,这个要求,没有了。不用雇主签字,甚至没有在工作,只要持工签待够了时间,绿卡,直发。
曾经移民局移民官要拿着申请人的材料掘地三尺的质疑 - 曾经……我遇到了新西兰移民史上最长的lock down期,申请递交了,从官方承诺的最长9个月,改到最长18个月,再改到2N个月。曾经的要求是,递交时的签证必须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工作才可以。不可以换工作,不可以xxx,不可以xxx……covid 来了,企业大裁员,不可以被裁……也不可以离开。
移民局官方一直在推脱,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重新开始审理……审理时间遥遥无期。期间见证了移民局的工作方式,可快可慢,说辞,可真可假,一切取决于政治。
还见证了前移民部长因为性丑闻下台,实则只是政治牺牲品的一幕,然后,移民局又重启了,原来,官方说要几个月审理时间的情况,在政治方向的指导下,也会出现了分到移民官后三天就秒批的事实。
曾经我这一届,又被称为史上最难的卡住一届也在新政的光环下成为历史了。人们记忆中会渐渐淡忘掉曾经要拿到新西兰的绿卡,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我看到新政时奇怪的心情让我写下这篇,是为了记录,我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倾尽全力的去奋斗过。即使这个结果,随着时间和大势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轻轻松松,中了乐透。即使,大家都一样,叫做拿到了新西兰绿卡。我看得见自己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其中凝结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而朋友们问,你辛辛苦苦打过关上岸了,是就要一直待这里定居了吗?我的回答是,不,这也只是我人生中的一站。就像有人问过我,你也打过关拿到北京户口了,就要一直待在北京了吗?那时我的回答也是,不,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站。
因为,拿到绿卡,只是一个关卡,或者说是阶段性的目标。为着这个目标前进时,我在发挥着自己的最大潜能,突破我的能力极限,挑战高难任务,穿越恐惧 - 我在飞跃的成长着,甚至那些苦逼,坚持,失落,自我打击都是我扩大成长边界时的行军养分。
回顾自己的经历,如果问我要选中乐透拿绿卡呢还是自己打怪升级拿绿卡?
奇怪的是,我好像真的是倾向自己打怪升级。经过今天的这个新政新闻,也更了解了奇怪的自己一点。
嗯,还蛮欣赏这个奇怪的部分,觉得很Tough 很带感 很有玩极限的感觉的说。
综上,用巴夏说的一段说作结 :Circumstances Don't Matter, Only State of Being Matters
境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在遇到任何境遇时,你是谁。
(1小时1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