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会说外语却会唱外文歌?因为节奏。为什么一篇文章出来没有人记住,谱上曲唱出来却广为流传,也是因为节奏。所以我们要学会在你的文章里注入节奏。
其实每个人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节奏,只是有时候你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重视起来。好的文章就是一首歌,有的铿锵有力,有的优美抒情,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波澜壮阔。而不好的文章只能算是发音练习,不能算是歌。
那么什么是节奏呢?节奏就是文章的词,句,结构和排版组合起来的旋律。
一.词
1.词要准确,符合搭配习惯。
举一个小例子,“你会尝试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吗?”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读起来就是别扭,再细想想,“过方式”用词不准确,不符合搭配习惯。怎么改?
一种方法是在“过”和“方式”中保留一个,变成,“你会尝试这样的生活方式吗?”或者“你会尝试过这样的生活吗?”
还有一种方法是把“会”改成“有”,“你有尝试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吗?”把整个句子的重心从“过”上解放出来,加在“有”上,“过方式”不符合搭配习惯,“有方式”符合搭配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不犯上面的错误呢?
大声朗读。用不同的语速大声朗读,快一遍慢一遍,如果不流畅,句子的节奏很别扭,就说明有语病了。
2.词的准确还体现在符合人物,心理或事件的设定上。举一个小例子,“我不甘的心又开始活跃起来。”如果这个“不甘的心”是因为不甘失败,那这样写很好。如果这个“不甘的心”是因为嫉妒,那么改成“我不甘的心又开始骚动起来。”是不是能更符合这个心理设定。
3.还有一种经常被忽略的就是方言的使用。每个人都带着地域的标志,那种标志可能是你自己不会发现的,但一张口就能暴露出来。比如把“都会一起唱”写成“多会一起唱”,“爸爸的书本摆放整齐”写成“爸爸你书本摆放整齐”。读起来也没有毛病,但一般文中叙述部分最好不要出现这样的地域标志,可以把这种标志写在对话里,能突显人物形象。
4.错别字
词的组成离不开字,错字别字会中断文章的连贯性,毁掉文章的节奏。严重的,造成歧义,改变了你要表达的观点。
二.句
句子的节奏主要控制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
昨天我们在群里起标题,若水有一个标题是“和珅富可敌国的原因你真的清楚吗?”我受到启发写了一个——为什么和珅富可敌国?并@了若水。若水很快回答我,“因为他会说话啊,懂得说话的艺术。”然后我就解释“我说的是标题”,这样一来,正浓烈的起标题气氛就在我这里中断了。
若水为什么会把我起的标题当成问题来回答,就是因为我用错了标点符号。如果我把“为什么和珅富可敌国”用引号引上,或者我没有@若水,就不会造成这种误会,而把整个节奏带坏。
我总结了一下,用错标点一般分这么几种情况:
1.句子太长,一逗到底;
2.句子过短,随便点句号;
3.该用叹号时不用,用句号,消减感叹的语气;
4.该用问号不用问号,造成别人不懂你是问还是不问;
5.需要用引号或书名号时不用,造成句子产生歧义,就象我最开始举的例子。
用对了标点符号,一篇文章就会在断句上长短得当,情感上高低起伏,那么整个文章就会在局部上有节奏感了。至于怎么样能用对标点符号,有很多工具书,可以去查查,看看。
三.结构
我们在学校写作文的时候都知道,作文要有结构,所谓的结构就是布局。词和句构成了文章的内容,有了内容你怎么来布局?
一般我们从三个环节来布局。
1.开头、中段和结尾。
文章最基本的结构是开头、中段和结尾。一篇文章哪是开头哪是结尾都搞不清楚,写得再华丽或动情都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只能算是一个段落。
从节奏上来说,没有开头、中段和结尾就好比一首歌只有主歌没副歌,或者只有副歌没主歌一样。一个人在大街上来回的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那不叫“歌”,那只能叫“哼”。完整的歌要有前奏,有主歌,有副歌,有结尾。
那么,怎么能让文章在基本结构上体现节奏呢?那就要注重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有一原则必须遵循,开头一定要有利于开展主题,结尾要发人深思。如在第三堂课上冯尘老师所说,开头要象钩子,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情绪,让读者产生看下去或在文章里找答案的欲望。结尾呢,要有余味,调动读者情绪,引起读者转发的欲望。
2.层次和段落
层次和段落一般体现在文章的中段。文章的中段就是把杂乱无章的材料组成井然有序的文章。
首先要围绕主题,有次序的表现。这里次序就是层次,安排层次是作者思想脉胳的直接体现。文章中划分层次的形式有很多种,一般分为纵式,横式,纵横混合式,总分式。大的形式中还有小的形式,时序式,递进式,逻辑式。所有这些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
其次是段落的划分。段落的划分要以文章的内容需要为依据,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a.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b.各段内容的内在联系;
c.整体的匀称性。
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胳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它一般用在三种情况:
a.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转折处。
b.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的交接处。
c.叙述与议论、顺叙与插叙等相转接的地方。
过渡有三种形式:
a.用关联词或转折词过渡。
b.用句子过渡。
c.用段落过渡。
照应是使内容得到呼应,文章前面说过的事件后面有着落,问题后面有答案;后面准备提到的前面有伏笔或暗示。前呼后应,文章的结构就显得紧凑,层次就更为分明,节奏感就强。
四.排版
排版现在越来越高级了,有很多系统提供的模板都很好用,可以拿来用。需要注意的是字体适中,便于读阅。颜色如果纯黑就不要加粗,段和段之间要空一行。发布之前一定要预览看效果,随时调整。
好的排版看上去就象一幅画,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充满韵味,既有画面感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的节奏感。
以上四点就是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字词,就好比旋律中的音符,句子就是高低快慢,结构好比最基本的乐器,控制着主调,排版就是辅助乐器,锦上添花。这些都做好了,一篇文章基本的节奏就成形了。
那么,是不是掌握上面四点,文章的节奏就是好节奏了呢?也不是。就象有的人无论怎么训练唱歌,依然要跑调,而且浑然不觉,乐在其中,这就是天生的没有乐感,怎么办?
我比较喜欢看一个综艺节目是“天籁之战”,我记得在天籁之战第2季第6期,莫文蔚对宫婷婷的点评,“你加的动作,脱皮衣,把头发打散,你做了这个动作可是又没有一个态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动作有了,但感情没上去。放到文章里就是文到情未到,你的感情一定要注入你的文章。
要感受文中的感受,要想其所想,动其所动,真正的感同身受。轻起,推进,高潮,慢回,速结,每一步都要带着感情,并且要表达出来。这样,文章的节奏感才算真的找到了,一篇好文章就会水到渠成的呈现出来。
你的文章有节奏感吗?希望大家写完文章后快速阅读一下,感受一下,自己有没有找到节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