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PART Ⅱ 故事诸要素
The Writer and the Art of Story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乐,其结构、背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
CHAPTER02 结构图谱
结构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事件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场景
场景是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至少在一个重要程度可以感知的价值层面上,使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境发生转折。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节拍
在场景里面的便是最小的结构成分:节拍。
节拍是动作/反应中一种行为的交替。这些变化的行为通过一个又一个节拍构筑了场景的转折。
序列
节拍构建场景。场景构建故事设计中下一个更大的动态单位:序列。每一个真正的场景都会对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的情境进行转折,但事件与事件之间,转变的程度会有很大的区别。场景导致较小而又意义重大的变化,而一个序列中的终结场景则必须实施更为强劲、并具有决定性的改变。
序列是一系列场景——一般两到五个,每一个场景的冲击力呈递增趋势,直到最后到达顶峰。
幕
场景以细微但意义重大的方式转折;一系列场景构成一个以适中的、更具冲击力的方式转折的序列;一系列序列便构成下一个更大的结构,幕,一个表现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情境里一个重大逆转的动态单位。一个基本场景、一个构成序列高潮的场景,以及一个构成幕高潮的场景之间的区别,在于其变化的程度,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于其变化对人物——对人物的内心生活、人际关系、世事时运或以上诸因素的组合——所具有的冲击力的程度,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其冲击力要比所有前置的序列或场景更加强劲。
如果你能让每一个最小的成分各司其职,那么故事讲述的深层目的便可以达到。让每一句对白或每一行描写都服务于行为和动作的转折或情境设置的变化。让你的节拍构建成场景,场景构建成序列,序列构建成幕,幕构建成故事,以至达到最后的高潮。
CHAPTER03 结构与背景
故事的背景是四维的——时代、期限、地点和冲突层面。
时代是故事在时间中的位置。
期限是故事在时间中的长度。
地点是故事在空间中的位置。
冲突层面是故事在人类斗争的层级体系中的位置。
调查研究
打赢这场仗的关键就是研究,花时间和精力去获得知识。我建议采用以下具体方法:记忆研究、想象研究、事实研究。一般而言,一个故事对此三样缺一不可。
CHAPTER04 结构与类型
类型常规是界定各个类型及其次类型的具体背景、角色、事件和价值。
CHAPTER05 结构与人物
CHAPTER06 结构与意义
故事进展通过在故事中押上台面的各种价值的正面负荷和负面负荷之间的动态移动而构建起来。
PART III 故事设计原理
一个人物的世界可以被想象为一系列同心圆,围绕着一个由本真身份或本真知觉所构成的圆心,这些圆标志着人物生活的各个冲突层面。最里面的圆或层面便是他的自我以及产生于其头脑、身体和情绪等自然要素的各种冲突。
CHAPTER09 幕设计
冲突法则
当主人公走出激励事件,他便进入了一个由冲突法则统领的世界。亦即:若无冲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进展。
换句话说,冲突之于故事讲述,犹如声音之于音乐。故事和音乐都是时间艺术,时间艺术家最最艰难的唯一任务就是要勾住我们的兴趣,始终如一地保持我们注意力的集中,然后带着我们在时间中穿行而又不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CHAPTER10 场景设计
转折点/伏笔和分晓/情感转变/选择的性质/
转折点
转折点的效果是四重的:惊奇、增加好奇心、见识和新方向。
伏笔、分晓、再设伏笔、再见分晓,这种戏法常常能激发出我们最富创见性的灵感。
CHAPTER11 场景分析
文本和潜文本/场景分析技巧/
CHAPTER12 布局谋篇
统一性和多样性/进度/节奏和速度/表现进展过程/社会进展/个人进展/象征升华/反讽升华/过渡原理/
个人进展
将动作深深楔入人物的私人关系和内心生活之中。
象征升华
将故事意象的象征负荷从个别发展为普遍,从具体发展为原始模型。
反讽升华
以反讽方式转折进展过程。
CHAPTER13 危机、高潮和结局
危机/高潮中的危机/高潮/结局/
PART Ⅳ 作家在工作
CHAPTER14 反面人物塑造原理
将故事和人物带到线索的终点/
CHAPTER15 解说
展示,不要告诉/使用幕后故事/闪回/梦境序列/蒙太奇/画外音解说/
使用幕后故事
我们只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转折场景:要么通过动作,要么通过揭示。舍此,别无他法。
CHAPTER16 问题和解决方法
兴趣问题/惊奇问题/巧合问题/喜剧问题/主观视点问题/场景内的主观视点/故事中的主观视点/改编问题/戏剧腔问题/漏洞问题/
神秘、悬念和戏剧反讽
好奇心和关心创立了三种可能的方法把观众和故事联系起来:神秘、悬念和戏剧反讽。不要把这些术语误解为影片类型;它们表述的是故事和观众的关系,这些关系因我们如何保持观众的兴趣而有所差异。
有两种惊奇:廉价的和真实的。真实惊奇来自期望和结果之间的鸿沟的突然揭示。这种惊奇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随后紧跟着大量的见解,揭示出隐藏在虚构世界表面之下的事实真相。
廉价惊奇是在利用观众的脆弱。由于观众静坐在黑暗中,他们只好将自己的情感交付于讲故事的人手中。通过切入到一些他们不曾期望看到的东西或者离开一些他们期望将会继续的东西,你可以不断地令观众震惊,只要我们突然而不可理喻地打断叙事流,我们总是能够让人吃惊。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抱怨的:“欲动而不动者为下。此乃缺乏悲情之惊。”
在某些类型——恐怖、幻想和惊险中,廉价惊奇是一种常规,而且是其滑稽效果的一部分:主角行走在一条黑胡同中。一只手从银幕边缘突然伸出,抓住主角的肩膀,主角惊吓地转身——原来是他的好朋友。然而,在这些类型之外,廉价惊奇却只是一种拙劣的手段。
CHAPTER17 人物
CHAPTER18 文本
对白/描写/形象系统/片名/
CHAPTER19 作家的创造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