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
从初中时起,就心怀侥幸,探寻学习机巧,学习上的不如意都归于自己技巧上的笨拙,真的期待有一种方法可以轻松地做成功任何事。高中时也是如此,忽略了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学习数学上,知识基本上是模模糊糊的,这就导致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后来,在考研复习的死磕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一种把握住自己能把握住的所有之后的自信感与安全感,果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老子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在精神上学会变压力为动力。
读研以来,在课程作业以及课堂讨论中,深深地感受到到自己大学时落下的课太多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我将这种暂时的落后归结于自己的智力问题,自己的能力不行,缺乏成长型思维导致了自己自卑的情结,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可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过去,我不能期待现在的自己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责怪自己是没用的,只会让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唯有把握住现在的条件,做好当下的每一件,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改变。今天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忏悔昨天的懒惰,而应该是为了未来狂欢的而做的准备。不要让自己生活在过去,让自己向着明天而活。
3、在事物上学会积累量变到质变。
前面已经说了,事情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当下所有的机巧与小聪明,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曾国藩曾经说过:“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现在的此时此刻是我们最年轻的时候,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人生的几件大事。记住这两句话:
从来没有什么天才,凡是我不能创造的我都不能理解。(费曼)
也从来没有什么蠢材,只有不敢面对问题装睡着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