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有感

读《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有感

作者: 班纳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1-09-06 22:23 被阅读0次

南怀瑾先生对于佛学的讲授,并非是枯燥地照搬佛家的经典,而是结合实际,并适时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南先生讲佛学,不仅是教人如何学佛,也教人如何做人。

特别喜欢先生的文字,想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先生是真正的大师,在世一遭做人之道是根本。因为很久没有读书的习惯了,想用这样一本书来开启自己的读书之路。

看到开头第一章中被这个小故事所吸引,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一位清廉勤政、德行高尚的大官。这位大官年纪大了,就辞官回到了家乡颐养晚年,乡里人都很景仰他、尊敬他。一次,村子里的一个人喝醉了酒,对着辞官老者的门口大声叫骂。老者修养好,对仆人说:“这个人喝了酒才如此,不要计较。”然后就掩门回避。

过了几个月,这个骂人者喝醉了酒和人打架,结果把人打成重伤,最后被判了刑,关进了牢狱。老者知道后,后悔说:“我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啊,没有能够帮助他。假如当初我和他计较,给他点小的教训,让他知道醉酒闹事的害处,受到警戒,或许他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只怪我仅仅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计较,没想到却进一步助长了他的恶习。”

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只是要心存善念的意愿,不要与人结仇的想法,可对于同频的人大家心领神会了,可对于一些有陋习的人来说,有时候我们的善良会成为助长他的动力。

想到了佛教里说:度化有缘人!那有缘人又是什么?能跟自己聊得来的才算吗?其实以我现在的理解,还不全面,但至少能和我们有接触的所有人都是有缘人,不论他以什么方式与我们接触,打骂、恶语相向、衣着褴褛,还是好言好语,总之,能有谋面擦肩而过机遇的人都是和自己有缘的人,那我们就要以不同的方式来接触每一个人,否则我们就会有远离别人的可能,甚至会纵容一个人远离正道,而形成过患。

所以南怀瑾先生对此解释说:“一般学佛的人讲究‘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要善于运用,不当的慈悲容易衍生祸害。”(补读书打卡DAY1)

相关文章

  • 读《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有感

    南怀瑾先生对于佛学的讲授,并非是枯燥地照搬佛家的经典,而是结合实际,并适时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

  • 阅读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读常生龙著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它带给我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圣宴...

  • 2018-03-03

    修行 ——-读"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有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当我们呱呱坠...

  • 读《容忍是自由的根本》有感

    用了两周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容忍是自由的根本》,里面都是胡适先生在各个场合的演讲,根据内容性质分成了四大块,分别是一...

  • 时而混沌,时而清明

    白天,就混沌的很,完全陷入入世的戏里,忘记入世是为了修行。修行什么,在入世里修行慈悲心,菩提心,修行放下我执,修行...

  •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近期我们一行六人都在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作者常生龙,河南武...

  • 修行,最怕的是失去慈悲心!

    有个修行者,受到了不白之冤,别人问他,受冤之后你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丧失慈悲之心。 无论...

  • 深度:走上正确修行之路的七个关键性指标

    深度:走上正确修行之路的七个关键性指标 来源:《禅露》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

  • 修行的根本

    记不得这段谈话具体是在什么时间了。 什么是“修行的根本”?下面讲的非常透彻,我整理成以下的第一部分“修行的根本”。...

  • 你若不贪,又怎会觉得别人亏欠你

    以舍为有,则不贪。贪心和慈悲心的根本区别在于,真正的慈悲心没有任何自私的成分,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而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gy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