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说起她的一个朋友给她女儿买了个保险,一年五万。
她说咋买那么高的呢?她朋友说因为想让孩子大了以后出国,所以买个保险,到了18岁可以每年收10万回来。
我问朋友,他家很有钱哦?她说,她的朋友自己工资1.7万,老公2万,还有各种投资,一年收入20多万,而且隔两年房贷车贷铺子贷一还完,他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养老了。
然后她感慨:别人两个人比她,她老公,她父母的工资总和还要多。
我问她朋友家里是干嘛的。她回答:千万富翁。
好吧,我词穷了。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即使两个家庭在最开始的时候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原因,也会走得越来越不一样。
比如,大多数五岁的孩子都还在上幼儿园,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儿,家里人对他们的期待也只是好好上学。
我以前遇到过一个女儿,刚要上小学,但是她说她在五岁的时候,在家里自己做了一些小手工,然后独自拿到小区门口去售卖,最终赚了20多块钱。
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没有想到一个五岁的孩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勇气,以及这样的行动力。我这么大了,习惯的也仅仅是想一想。一如我的家人。
我大姨有个亲戚,家里都没有谁读过多少书,但是胜在有一个优点:爱做生意。所以家里一直过得挺好的。
她家女儿比我大一点,学历比我低,可是别人比我挣得多。
比如说,我没有钱了,我会想:我要去找一个工资更高的工作,所以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别人想的是:我要去做生意,我去看哪个生意更赚钱。
然后现在我依然在当培训老师,一元一元的挣着工资。而别人已经又开了一家奶茶店当起了老板。
其实这样看看,我们的家庭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我们家是老实本分的工人家庭,主要金钱来源只有工资,所以读书被教育成最大的收入提升的方式。而他们是商人家庭,主要来源就是不断寻找更好的资源做生意。
所以我们对钱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家是:永远的员工思维。老板给我开工资,所以我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八小时以外的工作都是老板的压榨。我们最爱说的话是:哎呀~不加班,加班也没钱~有加班我也不想去,钱那么少,还不如休息。我们容易自我满足,觉得挣得比其他同事高就可以了。
而他们是老板思维。他们自己是老板,所以要负责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钱,必须出钱出力承担风险。当老板的人,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人会嫌钱少的。所以再累再苦,也要绞尽脑汁去赚钱。而且他们的评判标准是更广的区域,更多钱的人是他们的榜样。对他们来说:钱,不分时间的来。
我们对钱是斤斤计较,划时间划区域的赚。而他们是不分时间不分场所的想,我们的区别真是蛮大的。
突然想到:分析一下我们与他们的区别。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