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女儿上个月终于完成了入队仪式,戴上了她心向往之发红领巾。我做饭的时候,她兴奋地围着我叽叽喳喳:
“妈妈,我今天宣誓了: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先队……”语调庄重而严肃,并且顺势举起了右手。
“你的同学都这样吗?”
“不,不——”她摇了摇头,“有些同学还在偷偷笑!”她越讲越生气,皱着眉,撅着嘴,“他们配不上这条红领巾!”
小小年纪,能听得懂宣誓词实属不易,还能联系到实际生活,有自己的想法,我在心里默默点赞。
又过了两周,周一放学时,在学校门口她就抑制不住喜悦和我分享:
“妈妈,我今天终于敬队礼了!我和哥哥姐姐一样了!”
“你当时什么心情呢?”我追问。
“那还用说吗,有点激动,第一次嘛。”她扬着笑脸像太阳一样灿烂。
我抿着嘴,忍住笑,也许当年的我也像她这样激动得快要溢出来——养育孩子,重温一次自己成长的历程,还不错哦。
又过了几天,放学路上女儿在我的耳边喋喋不休:
“妈妈,我班同学有校园暴力,他们一起欺负一个同学!”
“为什么呢?是谁的错?”我对这个词比较敏感。
“他们瞅着老师看不见,就开始欺负小晨,轮流骑在他身上……”她越讲越兴奋,“真配不上红领巾!”女儿整理了一下红领巾,振振有词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在心里思忖了一下,趁机教育了一下女儿:
“我们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能和他们一起欺负人!”她点点头。
“如果有人这样对待你,你也得勇敢,反应给老师,告诉爸妈,你可以告诉小晨这个办法。”女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可能马上会付诸实践。
“还有,不要指望红领巾约束人,就像虽然有法律,可是还有罪犯!”,我顿了顿,继续讲:“一个人的自律性最重要。”
女儿似懂非懂地低下头想了想,突然冒出来一句:“我还是管好我自己吧。”接着长叹了一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