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个响彻古今的名字。
世人皆知他刚愎自用、不懂为人处世,但依然不影响他的英雄的称号。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项羽对自己的评价,但这个评价也是被当时与后世所认可。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郭嘉评价:“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
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
虽然历史定义项羽是一个悲剧人物,因其最终自刎乌江。
但,我依然认为,他是一名军事天才,而且千古几乎无人能出其二。
世人都说他妇人之仁,说他自负。别忘了,他在二十四、五岁,就已经凭着自己的赫赫战绩和军事才能,收获了当时各路英雄豪杰的拥簇。
他自刎乌江时才30岁。
从古至今,到30岁能有项羽功绩的人又有几个?
24岁巨鹿之战,项羽率领5万楚军打败秦朝名将章邯、王离率领的40万秦军主力,最后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27岁彭城之战,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难怪刘邦看着项羽的背影赞叹道:“这才是真的英雄!”
项羽生来就是贵族,年少时就随叔父项梁反秦,此间,项羽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与战场经验,项羽骁勇善战,一生经历大大小小战争70多场,几乎未有败绩。
有这样经历的军事人才,自信心一定是爆棚的,所以,难免自负。
但是,自负终究是有问题的,项羽的自负直接导致他30岁兵败垓下,最后自刎乌江。
我们学习历史主要的目的是从中获取经验、智慧。
古人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我们从项羽身上能吸取什么东西呢?
项羽为什么能够取得大大小小战役的胜利?
自信、勇气。
项羽为什么兵败自刎乌江?
自负、鲁莽。
自信与自负、勇气与鲁莽,其本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最终的结局不同。
成王败寇,词语的感情色彩亦是如此。
同样一个行为,可以有褒义的一面,也可以看到贬义的一面。
比如,一个人做事果敢,有领导力、决断力,那么,从另一方面看,他很多情况是自负的。
这种正反两个方面,看似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矛盾了吗?
并不是。
自古智者做事讲究阴阳平衡。
《道德经》说:
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和”,就是指平衡。
项羽的失败就是因为“失衡”了。
他把固有的认知贯穿于了自己的一生。
《道德经》说:
道可道,非恒道。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如果我们总是以固有的成功经验、认知去衡量一切,而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与时俱进,那么,最终就会被淘汰。
项羽不是败给了刘邦,不是败给了韩信,也不是败给了自己,而是败给了时代的变化。
《学经》说:
知如墙垒,初知可护身守心,以识善恶险要之别;中知可隔外物,隔外物者,必自欺,以其好恶而择其知,护其识。
经验、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欺骗,能辨别善恶险要。项羽年少时南征北战,积累了大量的战场经验,对打仗有了自己的认知。
这些经验、认知使他成了常胜将军。
可是,成也经验,败也经验。
曾经帮助项羽取胜的经验和认识,最后成了他前进道路最大的绊脚石。
因为规律在变化,而项羽却没有认清这种变化,他走向了自负、刚愎自用的道路。
有人说:项羽如果兵败垓下后返回江东,定会卷土重来,改写历史。
其实,改不改写的了历史,不在于他是不是回到江东,也不在于他曾经的功绩,而在于项羽是否能够认识到规律的变化,并能依据变化的规律做事。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又在自然地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与人的好恶、人的属性是无关的。
顺者昌,逆者亡,亘古如此。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