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发现建鹏上课基本不学习了,路上遇到他,回复就是不想学了。
早饭后,约他到附近一个空闲的会议室。
师:“最近有什么打算”
生:“不想学了”
师:为什么?
生:没理由,就是不想学了。
师:那以后还有什么打算吗?中考后工作?还是?
生:还不知道
师:还想上学吗?
生:可能上职高吧?
师:职高也得学习啊,也得需要基础啊。
生:就是不想学了。
师:有什么困难或者挑战吗?
生:没有,就是不想学了。
多次追问,孩子基本就是几句话。
多次出现“不想学了”
问原因,没理由。
无奈,只好进入我感受或者也算是专家建议模式:
我谈了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教的学生的案例。
大致,我自己理解的学习的价值和我所教的学生的案例,然后上课了。谈话结束。
思考:感觉孩子心理上有很强的防御意思,其实孩子刚进入初三后成绩还算可以的。只是后来越来越放弃学习力,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我感觉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或者说在学习上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无奈,最终导致彻底放弃。如何才能让其觉察自己对学习的认识呢?感觉他内在已经充满了别的东西,感觉我自己也有些无从下手,看了塔塔老师和豆包的对话,感觉彼此还是缺乏一种“好奇”引导的深层次的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