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树
来源/阿树说(公众号:sxs20181001)
今天是早起的第48天,不过今天起来迟了,5点40多起来。都没有听到闹铃响,自然醒以后,一看表5点40多。
昨天出去跑了一趟,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来,比平时多走了几步路,就累得慌。
晚上回来脚疼,让唐僧给捏了捏。这家伙带着手套捏,还嫌弃老娘脚臭。
昨天去图书馆是想找本书,练习快速阅读和苹果阅读。就是在心里这么想了一下,然后去了就不是这样了。
我想看看我存的书单里,这300本书有没有,去查了,一般都有的。在图书馆的查询电脑上,查到了索书号,结果没有找到我想看的书。
我想了想,两个原因,一自己没有认真仔细的找;二在图书馆,很多人在看书,看完以后,他们可能不记得原来哪里拿的,没有放回到原位置。
说我没有认真找,也不全是的。我有整个书架,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一本书一本书的过了一遍。
昨天查到《清单革命》索书号是在F272/4702。
我先找到了F书架,然后看索书号,找到272开头的。接着去找4702,看到6807这样的,就说明过了,又往回看。
反正看来看去,没有找到。
索性,我就用最笨的办法,在F列的书架上,挨个的找,还是没有找到。有可能是看的还不够仔细。我又再过一遍,还是没有。
算了,放弃,看看别的书得了,没必要非这些。
不过,昨天有意外收获,扫书架的时候,看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跟着小贤来运营》。看到《跟着小贤学运营》以后,我看了看作者介绍,很惊讶,年轻小伙子,90后,25岁,我之前还以为是个三四十的大叔呢。
这本书去年老齐讲过,书该是去年或者前年出版,或者大前年也有可能。
昨天主要是看了看,写作的书,还有是《为什么是莫言》,《爱玲说》。
写作的书,翻了好几本,看了有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的是《马上写吧》,是一本教你怎么写剧本的书。
这本书有很多干货,主要是方法论,写作不知道怎么写了,可以翻一翻这本书,或许会有灵感。
其中有一种方法,印象深刻,说的是卡片组合的方法。拿出15张卡片,分成3沓,一沓纸写明星的名字,一沓纸写有名的地方,一沓纸写电影流派。然后打乱顺序,摸出3张来,要3张卡片上,分别是这三类里的一个。然后根据这三个词,来想象创作。
比如抽到的刘德华,拉斯维加斯,意识流派,就用这三项来想象出创作。
有的人写出了浪漫喜剧,有人写出科技科幻剧,还有人写出了回忆录等等。这个就靠自己进行自由想象,自由创作。
这个方法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帅小冰也有讲过卡片阅读法。用卡片阅读法,进行平时素材积累。易仁永澄也有用卡片形式记录读书笔记。顶顶大名的钱钟书先生,也是用的这种方法。
看来卡片,不仅可以进行平时素材积累,还可以为写小说或者剧本时,提供写作提示。
书里还有一种方法,也觉得很好。
写了一个开头以后,不知道怎么接着写更具有故事性,比如说写了一个开头,半夜从窗户进来一个人,还拿着枪。
这个时候,快速的在本上写20种接下来的发展状况。不要停,一直写,脑子有什么念头,统统写下来,不要有犹豫,不要有否定。都写完以后,你会比较惊讶,会有这么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挑一个或着两个往下写。
遇到卡壳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办法,试一试。
这个方法,我想到了《零秒思考》,想到了《用写作来调心》的自由写作,这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是莫言》,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项的人,那就会有人好奇,为什么是莫言,而不是其他的作家呢?这本书主要是从他的写作手法,表达的情感,运用的隐喻等等,来试图说明为什么是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还看了下《爱玲说》,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因为名气大,在李鸿章的后人里(张爱玲的祖母是李鸿章唯一的女儿),把她的名字加了上去。
他有个酒鬼加烟鬼的父亲,跟母亲的关系也不好,和汉奸胡兰成有过一段孽缘,嫁个过气作家,婚后不久就守寡。跑到国外,想跟林语堂一样,写英文作品,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偏偏写的文在洋人那里吃不开。下半生的生活费,都靠之前作品的稿费和版费。
张爱玲的文,不知道当时看的哪篇,基调比较沉重,灰暗压抑充斥着全文,我就放弃了。
别人都说三毛很有才,我也有买来她的书看。当时上高中,那会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以后将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那会鸡汤文,励志文看的最多,希望可以找到一点光一点亮,帮助我指引下方向。
或许打开三毛作品的方式不对,我看到很多孤独,无助,寒冷,灰暗,赶紧就合上没敢再看。
这两个女子,以后或许会很喜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