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说:痛苦+反思=进步。
今天下午打开电脑改稿的时候,每看一句,便觉得不对劲,再看一句,浑身都不舒服。
当初觉得不错的一篇文章,再看的时候只想打入谷底。
通读了一遍文章,发现不仅重复啰嗦,连逻辑都有问题,只恨不得推倒重新,但是我又没有勇气。
1 没有进步所以痛苦
为什么我会如此痛苦?
因为早上刚看过一篇优秀的文章,题目吸引人,文字简练,主题清晰,表达流畅,关键是描写很生动,将生活的一些小事写得生动有趣,瞬间把人带到场景中去了,读完后才发现,那写的哪是她,明明是我好吗。
我日更已经快两个半月了,但是现在写出来的文章和两个月前的水平却差不多,这叫我如何不忧伤。
以为自己有进步,但是一次作业就让我原形毕露。
2 该如何进步
我很庆幸自己感到痛苦,因为我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
达利欧说过: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痛苦,感到痛苦就是你的幸运,因为这将提示你寻找解决方案以便继续前进。
痛苦是为了让人察觉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
这里他给出了5步骤:
步骤一:有明确的目标;
步骤二: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的问题。
步骤三: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步骤四: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步骤五:做一些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目标,问题,诊断,方案加践行。
目标:
我学习写作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学好写作?学到什么程度?投稿还是写出可读性的文章,但是可读性又是什么水平?
问题:
目前最大的问题输入不够,思考不够,学习不够。
文章大体上有结构了,但是还不够清晰,每次写的时候缺乏规划。
文笔仍然是硬伤,写不出温情的文字,走不进读者的内心。
诊断: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平时积累不够。
比如看书,以前每年只能看完三四本,而且还没有内化成自己的内容,输出的时候用不上。
读过的经典很少,不是很少,基本上没有,所以文字仍然很生硬。
文字粗糙也是因为读的优秀文章太少,看得少,自然肚子里面没货。
方案: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人反反复复提到该怎么解决,但就是没有做到。
4月份拆解8篇优秀的文章,卢思浩《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4月份读完两遍,必要的时候可以做抄写练习。
每日做到反思,看一篇优秀的文章。
践行:
按照规划的去做。
3 最大的问题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行动力不够,只知道喊口号,口号有什么用,口号又不会改变一个人,还会让自己在没有完成时啪啪打脸。
每天及时面对自己的问题,客观地看待自己。
不逃避问题,才是最好的方式。
达利欧说过:大多数人现下最大错误是不客观看待自己以及其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次地栽在自己或其他人的弱点上。
知道自己哪里不好,然后才能去改正,才能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