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写于2022年3月22日
用时24分钟 共计818字
大家先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大半晚上快十二点了,你还在加班熬夜工作,外面下着鹅毛大雪。突然,你家宝贝跑到你跟前告诉你:“爸,我想吃雪糕。”那么请问各位家长,你们会会怎么说?
相信很多家长会这样说:“大半晚上的,吃啥吃,太冷了,把肚子吃坏了咋办?”这样一说,我想大家都已经想到了结果,您和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么小的一件事从而好几天都像仇人一样不说话。
孩子想吃东西给你打个招呼那是给你面子,如果孩子不给你说自个跑冰箱吃了,你也不知道呀。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好好说话第一步:肢体语言先行+表达当下感受
和孩子坐在一起(拉着孩子的手,摸摸头,碰碰肩等等)然后告诉他:“乖乖,大半夜,这么冷的天,你想吃雪糕,并且第一时间告诉了我这个想法,我很开心,那证明咱们关系不错,这一点我特别开心。”
孩子和你说话比和你说什么话更重要。【人生最可悲的是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和父母之间一句话都不想说。所以珍惜每一次孩子和你说话的机会吧。】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关心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的病比关心这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放在家长身上: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了问题比关心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更重要。
放在老师身上: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出了问题比关心这个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更重要。
关注人本身才是核心呀。因为孩子就是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人,只要你真心对待他,他就一定可以感受到。
好好说话第二步:呈现事实
乖乖,你看是你想吃雪糕不是爸想吃雪糕。吃完之后有两种结果。第一种就是你平安无事,好好睡觉然后第二天按时去上学。那第二种情况就是你吃了以后肚子疼,浑身不舒服,那这时候就需要去医院找那个刘阿姨打针。
好好说话第三步:给出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
所以,爸爸给你一个建议,咱们等天气好了再吃,你觉得怎么样?
咱们今天培养的孩子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多试错,因为孩子越小,试错成本越低。而恰恰是这些体验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大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