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人生必备的设备——肯尼斯·伯克
01
故事的衰竭
对电影观众来说,
娱乐即是这样一种仪式:
坐在黑暗的影院之中,
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之上,
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与那一感悟相伴而生的强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情感刺激,
并随着意义的加深而被带入一种情感的极度满足之中。
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
而是一种载体,
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
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漏洞百出和虚假的故事手法被迫用奇观来取代实质,
用诡异来取代真实。
脆弱的故事为了博取观众的欢心,已经堕落为用亿万美元堆砌而成的炫目噱头。
文化的进化离不开诚实而强有力的故事,
如果不断的耳濡目染于浮华、空洞和虚假的故事,
社会必定会走向堕落。
我们需要真诚的讽刺和悲剧、正剧、喜剧。
用明丽素洁的光来照亮人性和社会的阴暗角落。
02
手艺的失传
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
而电影艺术则是这一辉煌事业的主导媒体。
至于技巧,
初学者误以为是手艺的东西,只不过是他对所遇的每一部小说、电影或戏剧中故事要素的无意识吸收。
当他写作时,会试图将自己的作品与他阅读和观看过程中积累的一个模式,用试错法进行匹配。
非科班的作家把这称为“直觉”,然而这纯粹是一种习惯,并且具有严重的局限性。
故事衰竭最终原因是深层的。
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
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他而生、为他而死?
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
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作家和社会已经或多或少的就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
可是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
——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
03
故事要领
故事进展过程的缺乏,动机的虚假,人物的累赘,潜文本的空洞,情节的漏洞以及其他类似的故事问题,才是文笔平淡乏味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所有的故事无论真诚还是虚假,明智还是愚蠢,都会忠实的映现出作者本人,暴露出其人性……或人性的缺乏。
04
把好故事讲好
好故事就是值得讲且使人也愿意听的东西,发现这些东西是你自己孤独的任务。
艺术家从不被一时冲动的奇思异想支配,而总是孜孜不倦地苦练手艺,以达到直觉和思想的和谐。
05
故事和生活
护士是生活的比喻。
电影美学是表达故事生动内容的手段,其本身绝不能成为目的。
06
能力与天才
尽管课本故事和奇观故事的作者讲述故事能力低下。
但是他们也可能天生具备两种根本能力之一。
倾向于课本描述的作家通常具有知觉能力。
一种向读者传递肉体感官知觉的能力。
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是那样的敏锐和精微。
读者一旦被其栩栩如生的精美形象触及,都会为之心动。
擅长于动作场面的作者通常具有一种超凡的想象力。
可以将观众从现实空间提升到虚拟空间。
他们能将不可能的假设变为令人惊叹的现实,也能令观众怦然心动。
现实的一端是纯粹的事实,而另一端则是纯粹的想象。
在这两极之间存在一个变换无穷的光谱,
所有风格各异的小说故事便游移于这光谱之间。
文学天才——创造性的将日常语言转化为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更高级形式,生动的描述世界并捕捉人性的声音。
故事天才——创造性的将生活本身转化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
他搜索出我们日常时光的内在特质,将其重新构建成一个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
摘自《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