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到五六年级,要到隔壁村去上,步行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那时候,大多数的同学是步行去上学的,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自行车让孩子骑。
上学路上的时间变长了,也增加了很多的乐趣。
平常日子里,大家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路上说说笑笑,倒也开心,遇到雨雪天气就有些麻烦了。
孩子们上学家长是没有时间接送的,可不像现在的孩子。雨雪天气也是如此,上学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所有困难孩子们都自己想办法克服。
下雨天是没有伞的,我们除了努力奔跑,还会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比如自制雨具。
家里面都会有装化肥用的编织袋子, 里面的一层是塑料袋,我们会把里面那层塑料袋拽出来,将两个角重叠在一起,自制一个简易的雨披,把叠起来的那个角顶在头上,把脖子两边用绳子系起来,防止掉下来,两只手拽着下面两个边。
雨靴是很少的,小孩子们也不穿,有凉鞋就够了。裤腿挽起来到膝盖上方,穿着凉鞋蹚着水,一路走一路玩就到了学校。
班上也会有个别同学有雨伞或雨衣的,那可是被全班同学羡慕的。
记得五年级时,我和茶、言我们三个女生,经常一起上下学。茶有一把雨伞,据说是她在北京的姑奶奶送的,她和哥哥每人一把,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那是一把黑色的折叠雨伞,每次下雨,茶打着她的雨伞,我和言则穿着我们自制的雨披。
那伞啪地一声被撑开,那些伞骨密密地整齐地排列开来,在头顶上形成一个半圆的黑色罩子。
站在伞下,听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伞上,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流,人站在伞里,周围便是一串串珍珠雨莲,那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呀!
我总是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把雨伞呢?到那时我再也不用披着这塑料袋上学了。就那样羡慕了好几年,再到后来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雨伞,也不记得了。
人总是对于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就特别渴望得到,一旦拥有了,也不一定有想象中的快乐。
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是无限的,我们还会自制雨靴呢。
那时学校是放秋假的,假期里每一天都会让学生去护校,两个学生为一组,也不知道两个小学生真的有能力看护一个学校吗。
秋假里的这一天,轮到我和言这一组去护校,正赶上下雨,当时已经过了穿凉鞋的时候,又没有雨靴,怎么办呢?
忘记了是谁先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办法了,每个人找两个小的塑料袋,套在鞋的外面,在脚踝处用小绳子系起来。
雨靴做好了,再披上我们自制的雨披,两个人兴高采烈地走去学校。
可是因为塑料袋太薄,走了没多久便磨破了,走到学校,布鞋还是湿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