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天就是端午节了,刚好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有一篇文章《端午节的由来》,在洋节日日益入侵的今天,我就想利用这篇课文,对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一下传统文化教育。
一上课,我便提问大家:“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谁来说一下,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 端午节,我们可以吃粽子。”有的说:"端午节奶奶会给我做香囊,手腕上带五彩线。”还有的同学说:“在南方,可以赛龙舟。”我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谁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何许人也?为什么值得大家如此尊敬?”于是,我导入到30课《端午节的一由来》,我让学生打开书,从课文中领略屈原的人格魅力,通过课文的阅读,大家知道了,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因为理想得不到施展,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会利用往江里投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曾几何时,国外的洋节日,席卷我国,就连小学生对国外的洋节日,也津津乐道,什么愚人节、情人情、圣诞节……他们说起来是口口是道、口若悬河,唯独对我们自己的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为了加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我还让同学们课下,认真整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每一个节日都有什么风俗习惯?人们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加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洗礼。
是啊,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教育,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