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这本书,也许是觉得这本书很多关于儿童心理的内容,而我又是对儿童心理非常感兴趣,所以我选择慢读,精读。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就是一些实际案例和解决办法。因为儿童成长中每个家庭所遇到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我每次读完一个问题就和自己生活中的见闻联系,思考。
今天要谈的是孩子的行为偏差。
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行为偏差呢?孩子做的事情伤害到自己,伤害到别人,伤害到周边的人,伤害到环境,那么就可以算为行为偏差了。
其中的一个例子,让我想到了暑假期间我遇到的一个学生。
他上六年级,记得他第一天进班的时候,他妈妈就跟我说,他可乱了,数学英语都不及格,多看看他。我说,好的,上课我会多留意他的。
果不其然,一个暑假在他的管理上我耗费了很多精力,不然他会一直制造事端,找麻烦事,影响别人。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他很容易说话,纪律差,但是英语课上他还是很积极,而且有语言优势。
后来慢慢发现他喜欢权利之争,喜欢武力解决问题,喜欢暴力语言威胁同学,真的恼怒伤心了就是要上去大家,我拦架就有两次。
虽然如此,他也哭过几次,每次都是因为别人对他的差评价。
每次他犯错的时候,那个眼神让人感觉无辜真诚,好像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这样的后果,被骂被打被处罚都很沮丧。
快结束的时候,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沟通。
在家里,他的爸爸经常打他,妈妈和姐姐还好,顶多说说他,从他的言语中,感觉的到他爸爸一言不合就打他,而且对他不怎么信任。
当孩子感觉到不被信任,不被接纳的时候,他是非常沮丧的,又加上一顿挨打,内心的情绪得有多糟糕,而这个情绪无处疏通,无处发泄,只有表现在了他日常的行为上。
从这个男孩来看,他的家庭环境不稳定,不安全,父母的不信任,爸爸的暴力,内在情绪积累太多无处释放,更没有人去引导他,去教他怎么做,所以他的偏差行为就这样出现了。
这个主要是亲子关系之间出了严重的问题,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问题,只一味地冲孩子发脾气,抱怨。
当然,父母也是凡人,会犯错,会有无知,但只要有学习的心态,学习如何养育,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管理自己,那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