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的奶奶我叫姨,与姨的交往让我时常感受到如阳光般的暖意。
我和姨的缘分开始于嘉嘉。那一年嘉嘉上二年级,我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嘉嘉这孩子又乖巧又懂事,当个小班长,管理班务很能替我分忧,接触多了,了解到孩子是离异家庭,父亲在外地工作,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心里又多了几份疼惜,就鼓励嘉嘉说:“你这么棒,好好学习,做我的干女儿吧。”孩子回家一说,到孩子过生日时,姨可拿着认干亲的礼物来家了,于是我便多了一个女儿。
因为是孩子的缘故,我与姨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
姨个子不高,但声音洪亮,她只要一来我家,从不提前打电话,就咚咚咚地敲门,喊:“红,红,你在家不?”真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萝卜大叶,小个大腔。她几乎每次来都是火急火燎的,鲜有坐下长篇大论的时候,说走就走,常常因为走得急,会落下手套,帽子,等下次还她,她笑着说:“我说咋找不到了。”
姨家就在县城边,种有一二亩菜地。常言说:一亩菜,十亩田。种菜真的是很辛苦的,一年四季地不闲着,人也别想歇着。有一次姨说下午要收拾菜,我自告奋勇说这活我也能干,于是我去她家里收拾菠菜。
菠菜上午从地里拉回来,装了满满一三轮车,需要一棵一棵把荒叶子,泥抖擞干净。我们坐下来一直干了三、四个小时才摘完。第二天早上叔四点多就去早市上去批发。
他们这么起早贪黑地干实在辛苦,我问姨:“为啥不把地租出去?”姨回答我:“这菜地地头窄,大型机器进不来,全靠人工。一亩地二百也没人租。嫩叔俺俩年纪大了,只要不让地白板,少种些菜,够吃就中。”
姨这老俩口别看六七十岁了,一刻也不闲着。叔白天在园林上干活,姨晚上7点到12点在街上清扫街道,种地倒成了副业。但姨的菜还是种得像模像样。天冷就搭起了简易的大棚,天一暖育的辣椒苗,玉米苗就进行移栽,早种了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也曾去姨地里移种过玉米苗,没种几畦,我就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姨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我说:“姨,咱们今天种不完明天再种吧。”姨说:“红,你有事你先走吧,我再干会。”看她一个人在地里忙活,我也不忍心,咬着牙陪她到叔下班我才回家。第二天我见到她问她干到几点?姨说干到八点多,栽好又放水浇过才回家。
姨干活没明没夜,种的菜一下来,别管贵贱,这家送些,那家送点,我家里的青菜没有断过。有一年菠菜贵得很,姨一次就送一筐,让邻居们很是羡慕!
因为姨每次送青菜都是多,孩子们又不爱吃青菜,我又怕浪费,没办法,只有大学厨艺,学会了蒸包子,蒸卷卷,炸菜角,摊菜盒,变着法子让她们多吃青菜,自己的厨艺也有了很大进步!
姨除了种菜有法,腌制的咸菜也是一绝。每年冬天,她会用种的萝卜腌成萝卜干,把豆腐用白菜叶裹起来制成臭豆腐,还有香气扑鼻的酱豆。每每吃到这些,我就和姨说,你干脆办个咸菜厂吧,一准畅销。姨说:“不够本!”
今年过春节时,姨所在村里组织了旱船队,姨也积极参加了,她饰演里面的媒婆。姨对这个角色开始演不好,她就在抖音上学习人家怎么走路,怎么表演,又买了服装和道具。
正月初五她们去山陕会馆演出,路遇另一个旱船队,姨把自己学的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胜而归。姨见到我对我说:“红,我看干啥也没啥难哩。”我夸她说:“姨,人们说人过四十不学艺,你都六十多了,真中!”
别看姨平时诈诈乎乎,大大咧咧,一定没有烦心事,那我你大错特错了,她不止一次地给我说:“红,你说咱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就是缺个媳妇儿 ”我总是劝她:“姨,你迷啥哩,你看嘉嘉又聪明学习又好,兄弟有工作,他是不愿意找,想找早结婚了,你和叔身体健康,你才是杞人忧天呢。真要有个媳妇儿,你哪能像现在这样自由?”姨一听,说:“是哩,是哩。”于是我们又聊起别的事情来。
姨是把我当闺女待的,人和人的缘分真是奇妙呀!有的人非亲非故,却有着不一样的亲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