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码字码过了,一时竟停不下来。灵感流失是一件很致命的事情,尤其对于一个非职业写手来说。今天的行程没有安排太满,留了不少余量。一来,前两天体力消耗过大;二来,对于京都的古刹/神社已不那么新鲜。京都的寺庙有很多,大概两千多座,分布在京都的几乎各个角落。
寺庙分布这是一张截图,途中凡标记卍符号的都是寺庙。当你在寻找药妆店的时候,不要惊讶,在他们家的隔壁就是寺庙。没有香火的烟熏火燎,只静静的透露出一丝丝的庄严和神圣。
今日咱不谈寺庙,我们看看京都的贵族寓所。京都作为曾经的首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少不了达官贵人们的豪华住所。理论上的第一豪,自然是天皇住过的地方-京都御所。可惜的是,御所并不是常年开放供公众参观, 而且需要预约。因为事先我们自己并没有做详细的攻略,而且时节上也没能正好对上,所以想去参观御所是不可能的了。我们只能在外围被叫做“京都御苑”的绿地参观。绿地的尺度非常大,应该也是为了配合御所的气质。石子铺就的道路,呈现出特有的灰白色,更显此处的厚重与庄严。道路两边都是粗壮的树木,树龄都很久远。偶尔一两个路过的神社,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在其中的一个神社,恰逢仪式现场,安静,严肃,虔诚,有序。作为外国人,我只能看看热闹,只知道他们在认真的进行一场严肃的集体活动。参观完他们的仪式,我们继续向着御苑的中心走去。远远的就能看到深宫大院,高高的院墙,厚重的木门,密不透风。政府对于文物的保护相当上心,就连红外装置都被引进用来防止游客走近,一旦触发,警告声随即响彻整个御苑。
偏门 高墙 御所门前的石子路的确可惜了点,没能提早预约,否则也能细细地品味那份奢华。然而,就在我们打算离去的时候,忽见迎宾馆的招牌。料想其应该就是一旅馆,高档的旅馆。但任然看到有不少人兴致满满的向着迎宾馆的方向走去,这不禁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有这样的魔力呢?经不起好奇心的一阵撩拨,现场预约,买票,登记,安检,自动解说器租借一气呵成。而且所有的这一切还被带到一个地下室里进行。就这样的阵势,这里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
安检等待处不同时段的游客被分成不同的批次,在导游的引导下进行参观。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得重见天日,在该馆玄关前的空地,结队参观。
正门这是正门。整个建筑就一层楼,但是占地面积非常可观。迎宾馆整体的风格还是传统的日式,与御苑里其他的建筑和谐融洽,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一角这是进门后的走道,是进入建筑的唯一正式通道,整洁而有序。
走道这些是其中的一些主题厅,每间厅堂都有对应的名字,每间的装修风格都和主题相呼应,厅内的装饰,包括地毯,壁画,家具,摆设用料上乘,做工精良,独具匠心。
壁画 满月 紫藤为主题的壁画 园中水田小景 会议厅 屋顶照明关于细节,大家可以去调查一番,因为不是建筑或室内专业,不敢班门弄斧。我只是作为一个吃瓜群众说说我的感受。在参观迎宾馆的整个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匠心’的诠释,每件陈设都是日本手工技艺的代表。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除了和迎宾馆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合。所以,此乃国之象征,是国家的门面,就因为这,在民间收集精品/匠人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了。精品是不少,但绝对没有堆砌感,每件物品都合理的摆放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发挥着它恰到好处的作用。不求一鸣惊人,但求隽永流长。
既然京都御所没成行,那么迎宾馆算是最大的补偿了吧。就这样,不是元首,但也享受到了国宾般的待遇-视觉上,空间上,想象上,精神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