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关于两个朋友绝交的故事,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当事人A请B帮忙先垫付买包子,B买单的时候用支付宝支付,结果中奖4800元。A要求B把4800给他,而B认为这笔钱应该是自己的。结果双方因为这件事绝交。
关于这笔钱归谁,网络上发生了不少争论,主要有三个观点。
第一是认为属于A的,虽然a让b先来垫付,但A原本打算还这个钱,相当于b拿着a的钱去买东西,既然拿着A的钱办事那得到的所有成果当然都属于A的。
第二个观点是,B只是帮忙买包子,中奖是因为B的支付宝支付行为,和买包子的目的没关系。所以钱属于B
第三个观点是,两者的行为都是中奖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当平分。
看了这些观点,总觉得都有点道理,但在逻辑上还不严谨,三者的结果是矛盾的,严格照逻辑来的话,应该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其实把这件事抽象化,还可以套用到生活中很多事情,找到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后生活中更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
这问题有几个维度可以来讨论,我先简单罗列一下:预期,损益,概率,常识。
把意外收获作为预期对象,根据两个人的预期不同,可以分成四个象限:a有预期,B没有预期;a有预期B也有预期,A没有预期B有预期,A没有预期B没有预期
第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见的纯跑腿现象,也就是让别人代买彩票的现象。a对中奖是有预期的,B对这个奖是没有预期的(如果对奖项有预期,就不可能不提任何条件,就帮忙买),所以如果中奖了,所有的收入都应该归a。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条件的请别人帮忙。如果你让别人帮忙投资股票,你们两个人都对股票的收益有所预期,所以无论股票是赔还是赚,你们都应该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进行分配。
第三类情况,是指定方指明了具体要求,但没有提具体的方法,被指定方不仅达到了指定方的要求,还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获得了他预期中的意外的收益,那么这个多余收益就应该归行动方。给我老板给你500块钱,让你采购50套产品,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和供应商谈判,额外省下50块钱,那么这50块钱收入应该归你。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五十块钱上交作为你能力的证明。
第四类情况就是发生了双方都不知道的意外,那么这种情况下,导致意外发生的最直接行动的决定方负责。
别人让你去帮他参加敬老活动,结果你帮老奶奶过马路之后,结果这老奶奶给你一百块钱作为奖励,这是你们两个人都没有预想到,那这笔钱应该属于行动方。开头的故事就属于这一类。导致中奖的最直接行为是支付宝支付。而决定是否用支付宝支付的,是付钱的那一位,而不是想要买包子的那一位,所以这笔钱就应该归支付行为决定权的B。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必须要说明,就是如果双方都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如果甲方向乙方提出了具体行动要求,且这个要求是导致奖励发生的直接原因,得到奖励是一个纯概率事件,那么所有奖励应该归甲方。以这个事件为例的,如果甲方要求乙方用支付宝支付,而支付宝抽奖,就是纯概率事件,那么所有的收益应该归甲方所有。
这样理解起来可能点困难,我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朋友让你帮他买瓶饮料,但并没有指定饮料的种类。那你去买饮料,自己选择了做抽奖活动的饮料,如果中奖,奖励应该属于你的。如果你朋友指定了某种品牌的饮料(即使他不知道有奖励活动),那你在帮他购买后能否中奖就纯是概率问题,如果中奖,奖励都应该归朋友的。
按照以上逻辑,我们还有另一种维度可以分析,前面我们提到的都是中奖后该怎么办?那我们还得提万一出现意外损失怎么办?
同样的维度,我们可以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种,甲方有预期,乙方没有预期
像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煤老板骗矿工下危险的矿洞,一方知道这矿洞风险很高,但另一方却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意外煤老板应该承受所有的责任。
第二甲方有预期,乙方也有预期
雇员与雇主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签约。比如建筑行业,建筑工人的合同里就有关于工伤险或者意外保险之类的内容,双方对此类风险都心知肚明。特殊案例就是代驾,虽然双方没有正式的契约,但却有行业默认契约。虽然甲方只是要求乙方把他送到指定地点,但这句话的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要求,就是安全地送到指定地点,如果代驾师傅同意代驾,同时也意味着他有将客户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任务。所以如果途中发生意外,代驾师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种甲方没有预期,乙方有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乙方有义务把风险告知甲方让他形成预期。如果乙方不告知预期,就等同于他接受所有的风险归他自己负责。如果一个员工知道老板指派的任务有巨大的风险,不告知(询问)老板的话(老板确实没预期),产生的严重后果都让员工来承担就无可厚非。所以平时不要自以为别人有预期。
第四种甲方没有预期,乙方也没有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意外导致的风险由最直接行动决定方承担。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两个人对一件事情都没有风险意识是比较罕见,但罕见并不代表没有。举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你请朋友5点半开车来接你,结果他在路上追尾了,需要赔一大笔钱。这对于双方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显然这个责任应该由朋友来承担。
以上分析在逻辑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具体碰到事情的时候却非常复杂。发生了意外,很难评判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是否有预期,煤老板也能谎称自己对矿洞风险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要利用到社会的常识。比如一个成年人在地铁站或者楼梯口推了别人,并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他可以谎称自己没有伤害别人预期。但依据社会公众的常识,他的说辞是不会被接受的。在地铁站或者楼梯口推别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就是社会共识。结合社会共识,我们能更合理地判定别人是否有预期。很多人会持有无知者无罪的态度,来为自己辩解。但是很抱歉,当你的无知超过了社会的理解程度,你一样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的理性分析。如果一件意外发生在你和朋友身上,是否一定要按照以上逻辑执行,那就是见仁见智了。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当然可以和他讲讲道理。要是你的朋友不是那种非常理性的人,当你觉得朋友比道理更重要时,就会愿意做出牺牲。要是你觉得道理更重要你可能会和这个朋友绝交。
那五五分是最好的选择吗?不一定。如果你没有想明白这背后的道理,只是为了怕麻烦就五五分,留给你的更多的是后悔和埋怨。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并为了友谊心甘情愿五五分,你的内心会宁静得多。
你想和哪种朋友结交呢,我相信更多人愿意和后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