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学习了刘润老师的商业洞察力课程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其中提到的系统思维特别着迷。
尽管我以前对系统动力学就有过一些学习,但刘润老师将系统动力学用于商业咨询的实践却给了我完全崭新的视角,特别是他一开始创建润米咨询时就按照系统思维搭建了增长模型,环环相扣,让人拍案叫绝。
于是,我直接参考刘润老师搭建的模型,也设计了自己个人成长的系统模型。
我与刘润老师所处的行业不同,但性质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他提出的增强回路对我同样适用。
核心存量:收入
关键因果链:声誉—>收入
增强回路:声誉—>学识—>作品—>声誉
调节回路:时间限制
滞后效应:增强回路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存在滞后效应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也做了一张图:
个人系统
上面这张图,重点有三个:
1、三个存量九个动作。
- 通过临床、社群、游学这三个动作推动学识增长;
- 通过案例、课程、写书这三个动作推动作品的呈现;
- 通过公号、点评、活动这三个动作推动声誉的扩大。
要说明的是,学识的增加,还有两个动作:跟师(抱大腿) + 刻意练习。声誉当中说的活动,主要是指相关讲座、沙龙、义诊等。
2、滞后效应。
通过上面说的九个动作,将战略资源前置,使结果确定的出现,应对滞后效应带来的焦虑、迷茫。
除此之外,时间也可以成为我的朋友。找到自己的内核,简单重复去做,自己的初心和时间就是粘合剂和催化剂,火候到了等待的结果自然涌现。
内核就是专一,比如治疗上专治颈椎病,比如深耕一个领域(正骨或针灸、非暴力沟通等),写文章、回答问题,某天轻轻松连接起来就是一本书;再比如每天学一句外语,某天就不知不觉掌握了一门语言。
还有一种思路是多维度竞争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后出来个房子。
3、调节回路。
刘润老师说自己的调节回路是时间的限制,对我来说也是这样,可又不仅于此。
会限制增长回路的,除了时间,可能干扰的至少还有心理能量、团队/关系。
这正是我和刘润老师所处的不同阶段,他已经站在了高处,而我还刚起步。
影响心理能量的,就是各种贪嗔痴,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完善;至于团队或关系的欠缺,这是个不足,但或许更多的是自我设限,我缺乏坦诚、自信、开放与合作,后两者要多向大伟哥学习。
先写到这里,以后还会不断完善细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