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的一百单八将里,鲁智深是唯一一个最后修成正果的人。可是,为什么会是他?他在哪些方面比其他人做的好呢?他又因为什么而修成正果了呢?
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时候,他完全是出于正义。他有着无畏的侠义精神,帮助弱小的群体复仇。这便是他最善良的一面,也是他最有英雄气概的一面。有许多人在初读完这一章节的时候,会觉得鲁智深是“粗”的。但是不然,鲁智深不完全是“粗”,他“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在他高大魁梧,看起来野蛮的外表,却有一颗很机智的头脑。这也是胜者拥有,有实力,也有头脑。
他不光有头脑,也是仁慈的。这就是他与其他英雄的不同,这也是他修成正果的原因之一。就比如说武松,他绝对是“杀人不眨眼的”,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狠”。而李逵,就是百分之百的“粗”,他没有头脑,也不像鲁智深有一颗仁慈的心。
这只是最初的鲁智深。当他杀完人之后,来到了五台山。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大闹五台山”。这一章节,其实也揭露了鲁智深的本性,他这种本性,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一章节,也引发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思考:为什么鲁智深不守清规戒律,却最后修成正果呢?
首先,要先明白佛追寻的是什么?他们追寻的是因地。他们是通过因地才到达的果地。因地又是什么呢?是最初,是源头。而人的最初,人的源头又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内心,不会受一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完全追求自己的内心。
然而,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天真。他喝完酒打人,打完人之后对长老说,他没有招惹别人,是别人过来招惹的自己。的确,真的是这样的。在寺院里,鲁智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人的最初,人的原始。
因地变成果地,也需要经历人独自的修理。那些众僧表面上看起来很遵守清规戒律,但其实那只是表面的约束,根本不能让人真正达到因地。可是,既然达不到因地,那些清规戒律又有什么用呢?也许,真正自觉的人不需要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