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徘徊与反复,终于看完了这部小说——《半生缘》。
大概和许多人一样,对张爱玲的的印象还停留在那句“出名要趁早”和“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认为张爱玲的一生中被被名利和爱情所困,相比与林徽因,她更少一些家国情怀,更多的是为爱的执着,年少总是轻狂,总会觉得像林徽因那样的女子才能被称做佳人,张爱玲自是称不上的。
直到读完《半生缘》,才发现对她存着许多的误解,其实她也是也为那个时代呐喊的,也有悲哀,也写过时代的混乱。但是我们更多的把她的作品看做一般的爱情小说来阅读,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自是会忽略的。
1.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这本小说讲述的是顾曼桢与沈世均相爱并相互定下婚约, 但时世弄人,曼桢被姐姐曼璐陷害,与姐夫发生了关系,并生下了一子,还被姐姐囚禁,与世均误会重重最终错过。
现在人们常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人生,只要你想。但是在那个年代,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真的,但是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也是真的。
时代的不幸注定也是每个人的不幸,这样的时代就像一个张网,你越是挣扎,它收紧的力量就越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曼桢的独和自强在姐姐看来就像一个笑话,她嫉妒曼桢,小气的认为曼桢的反抗就是故作清高。她还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模样,忘记自己本来的纯真模样,明明自己走到这一步已是不幸,却还要为了能留住不爱自己的丈夫而陷害曼桢。即使如沈世钧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时代里也免不了被同化,与最初不爱的人甚至是憎恨的人结婚,然后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到最后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生活。
2. “世均,我们回不去了”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都说作者笔下的人物是作者本人的影子的,曼桢就是这样的,是有张爱玲的影子的。曼桢的独立:不肯接收出嫁的姐姐的接济,要自己独立的养活母亲,奶奶,和几个弟弟妹妹,身兼多份兼职与张爱玲是有几分相似的。
开始的曼桢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在一爿厂里工作,与叔惠、世均相识。在电视剧里曼桢的扮演者林心如确实诠释这个角色十分出彩:蕙质兰心,坚强独立。开始的曼桢在世均看来是有许多秘密的女子,她从不向他们讲她的家人,也不从不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做客,即使几次已到了门口。后来曼桢给世均讲了所有的事情,却从没向叔惠讲过,即使与叔惠相识在先。恐怕这就是喜欢吧,愿意把所有的事情与世均分享。
但命运弄人,曼桢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姐姐会设计陷害自己达到她不可告人的秘密——让妹妹与自己丈夫生一个孩子来留住丈夫的心。可是这样的刚强的女子又怎么肯呢,于是生下孩子的曼桢逃跑了。
也许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吧,再看到自己的孩子时,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也没能坚持住自己的本心,在姐姐死了之后嫁给了姐夫祝鸿才。但在无止尽的争吵中和发现丈夫的出轨后,曼桢终于意识到爱这回事是没办法将就的,即时与丈夫已经有了孩子,所以选择离婚了。
在多年后与世均的相遇的那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是包含了多少的无奈与辛酸,再也回不去那些年的岁月,再也回不去的爱情。
我想,曼桢最后的结局应该是最好的了。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3.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 这也是第一次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对于世均,他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曾遇到爱情,遇到了曼桢。而他爱的人刚巧也爱他。但不幸的是,对曾经憎恨到骨子里的旧式家庭和人都屈服。放弃自己的前程,放弃所爱的人,最后还是成为了当初自己最憎恨的那个人,无法挣脱。
那些曾经的心动,一切誓言都在岁月的中渐渐失色。
4 .在红尘中随风摆动的女人花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顾曼璐,顾家的长女。在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压在自己身上,为了养活弟弟妹妹,与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去当了舞女。在青春不再后,选择嫁给了一个小商人。但多年的糜烂生活早已使她不能生育。为了留住丈夫的心,她的心早已扭曲。
这个女人可怜又可恨。
可怜在于为了家人的生活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心中所爱,去做舞女。
可恨在于为了一个不值得的男人伤害自己最亲也最信任她的人。
金句摘录:
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
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地需要远离人群。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健的事。
飞机场就是这样,是时间空间的交界处,而又那么平凡,平凡得使人失望,失望得要笑,一方面也是高兴得笑起来。
————————————————
如果岁月太长,我愿陪你走一场
愿所有的坚持都不被辜负
我是尹老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吧
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