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课程内容之“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P19-24)
一、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分别包括哪些?这些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有没有内在联系?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
文化知识既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以及相关发明与创造等物质文化的知识,也包括哲学、科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教育以及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劳动意识、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的知。
我觉得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是知识的一部分,他们应该是相互渗透的关系。比如,
二、对于这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哪些知识是你比较熟悉且课堂教得多?哪些知识是你比较陌生且教得少?这个问题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比,我对语言知识更熟悉些,也是教学中较注重的。随着学习新课标并新课标理念的进一步理解,我越来越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但很多时候还是自身的视野和能力有限,并不能够完全挖掘出。所以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有文化意识,其次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渗透文化知识,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我原来理解的文化知识仅仅是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相关发明等物质文化,还有包括哲学、科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教育等非物质文化,我并不知道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劳动意识、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知识。当了解了这些后,我在教学中开始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并在课堂上予以渗透。比如,Story time 配图小故事语篇,我经常问的问题是 What do do learn from the story? Why do you say that?
五年级上册Unit2 My week C.部分的配图故事语篇,主要内容是Zip 陪着Zoom去商店购买新学期所需物品。Zoom想要很多东西,最后还是想买个篮球,Zip说带的钱不够,所以Zoom只好把球放回去了。当我询问学生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理由是什么时,有学生说,从故事中学到了要理性消费。有学生说购物前要做好预算。也有学生说,不要乱花朋友的钱。前两种说法,我都理解。但我不清楚为什么学生会说出“不要乱花朋友的钱。”这样的想法。当我问其原因时,他说,图上是Zip拿着钱包呢,所以是Zip给Zoom买东西呢。这时候有学生马上反驳,哪个人买东西花朋友钱呢?那肯定是Zip帮着Zoom拿钱包了吧。有学生接着就分辨,为好朋友买点东西算什么?尽管我把生活中的常识,一般情况下,都应该是自己购物自己掏钱。好朋友可以分享好东西,但不大可能给对方很多东西。除非,当作生日礼物送。但还是有同学不买我的账,我没有办法,只好说让他们下课后给予讨论。
三、请结合一个具体课例单元,列出本单元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清单。
我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为例,分析一下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一)语言知识
1.语音知识:连读,意群,语调
2.词汇知识:
四会词on foot, by,bus,plane,taxi,ship,subway,train,train,slow,slow down,stop,
三会词Mrs, early, helmet, must, wear, pay attention to,traffic lights,Munich, Germany,Alaska, sled, fast, ferry, Papa Westray, Scotland
3.语法知识
(1)在语境中询问他人上学的方式How do you come/go to school? 及回答I come/go to school by(交通工具)/on foot.
(2)以Don't 开头的祈使句。
4.语篇知识
(1)识别对话中话轮转换
(2) 发现语篇中段落主题句与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
(3)利用语篇的标题,图片等信息辅助语篇理解。
5.语用知识
对于他人的警告(Don't...)、帮助(Let me...)做出恰当的反应。
(二)文化知识
1.日常交通规则和交通标识的相关知识。
2.美国骑自行车也要带头盔
3.英国与中国的交通规则和乘车文化的异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