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学科教师,实践者也是大家所有人。因此,这个标准的认同度非常高,也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当然,我们也在通过论坛的方式,对这四个标准进行不断改良,既落实减负的要求,也让教师和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并为师生聚焦作业研究奠定基础。
在教育的舞台上,真正让作业落地的不是教师的一人独舞,而是团队共建。于是,我们也构建了各种共同体来推进作业管理和设计升级。
一是教师共同体,负责设计学科基础型作业,主题整合跨学科作业,以及超学科的项目化任务,通过“学院制”和“学分制”校本研修系统实现高质量的作业教研。
二是师生共同体,一起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价值,通过在作业领域的互动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
三是家校共同体,学校设计亲子阅读课程的指导课,开展每月一次的家庭会议日,“百人百天向建党百年献礼”“在家也能做研究”“校服传承”项目,“食话食说”栏目等。
四是校校共同体,和陕西博雅教育研究院合作启动“作业革命”项目,建立作业共享共创平台等。
作业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领域之一,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学习与评价的重要环节,更是推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个老师的作业管理和设计,都应该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