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有哪些?
英语学习活动观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融合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内在特征。
1.整体性——活动观强调,整合性的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2.关联性——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其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关联的过程,从而将零散知识关联成为一个意义的整体。
3.层次性——活动观建议,教师采用小步子循环的方式,围绕要解决的问题,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和内化知识,再到迁移创新,将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4.融合性——活动观强调,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紧密融合,意义与形式并举,将语言学习融入语篇,语境和语用之中。
5.实践性——活动观强调,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开展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分析与辩论,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多种实践活动,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微品质和学习能力。
6.发展性——活动观适用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学段,适用于不同主题,不同语言难度和不同认知层次的语篇意义,探究服务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学习活动观与其他教学途径比较,有哪四个突出的特征?
1.鲜明的育人导向。
活动观把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实施教学的落脚点,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了鲜明的育人观。
2.科学的语言观取向。
活动观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但更强调语言学习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活动观注重语言学习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活动观凸显出学生是所有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意义的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意义探究的全过程,并通过梳理概括,整合分析,比较推理,论证,批判,评价等学习活动,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而将所学迁移到新的社会前景,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言学习与终身学习都关联起来,促进协同发展。
4.体现学习科学的教学路径。
活动观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师要始终把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意志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在语境中探究意义,整合性的学习和建构性知识,通过内化与运用等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再通过迁移创新活动,将能力转化为素养。
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类型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类型: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2. 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各有重点,但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的理解,再到超越语篇的问题解决,从而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把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