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回复的那些词

作者: 飞哥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4:39 被阅读9次
    网络回复的那些词

    2018.7.24 星期二 江苏淮安 晴

    互联网+时代,微信、QQ、抖音等自媒体新兴起来,网络空间已然成为大学生活里继“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后的第三空间,网络已经成为广大辅导员和绝大多数青年学生交流的另一个场所,尤其学生干部,不再限于空间的约束,不再限定时间的障碍。

    为一件工作如何开展,学生干部也会通过微信或者QQ和辅导员沟通,有一些现象很有意思不吐不快。

    某位同学因为某项材料的申报在QQ上一问一答,倒也和他理清了处理这个事情的过程,也告知了他应该找谁办到哪里办,最后告诉材料申报的注意事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方的头像一直亮着,却没有了“好的,谢谢老师”之类的结束语句。

    其实我倒不是期待学生在问完问题之后一定要说谢谢,倒是在乎最后发的信息他有没有看到,有没有理解好,最起码的“礼貌结语”也是对一个案例征询的完美句号吧,有的同学在问完问题后总会打上一句“谢谢老师”,简单的四个字跳跃在屏幕上,老师看到也会回复“不客气”,之后或许会有同学发来奋斗或者微笑的微表情,一来一往,体现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温暖真诚的回应。

    在回复当中,“好”意味着赞同的极致表达,言简意赅,不想多说一个字意味着正在忙其他的事情,也强烈表达了对建议和策略的认同。“好的”意味着态度温和,专心致志的和你对话,也在聆听你的建议,两个字饱含着平等和信任。有时还会附上萌萌哒的表情。“好的呢”那就是彼此的关系很亲密无间,三个字就是“你说的我懂,照办”,这其中更多的是热情的回应。

    以上是在处理工作案例征询是经常在结尾处使用频度较高的词,还有一个词也是出奇的多,那就是“收到”。辅导员会在微信群、QQ群里转发一些内容,是想让学生干部们打开链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阅读,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收到”这两个字频繁出现,而对链接的阅读少之又少,辅导员希望的是落实行动的打开、阅读,而不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收到”。

    有段时间,关于投票或者对学校、学院的热点宣传,也是需要同学们1秒钟动动手指实现微传播,迅速扩散到淮工校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线上和线下的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事务的开展,宣传学生典型,凝聚起学生向上向善的力量。

    不管学生回复什么,这还好,这些学生和辅导员还有一个沟通的渠道,实际上,随着“95后”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少部分学生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很少主动与辅导员进行沟通,甚至不愿意加辅导员为微信或QQ好友,不愿意让辅导员了解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辅导员遇到“朋友圈仅好友才能看到”也是常事。

    建立互信,打开网络交流通道,充分激发学生在参与网络新媒体中的主体意识,不单纯地停留在单向的推送和灌输模式,扣紧时代脉搏和国情校情,以学生善于、便于、喜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回复的那些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oe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