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时候曾跟一个师兄联系,后来熟了聊天他说如果可以再选择一定不会考研读现在的专业,更可能去学艺术。不知道他现在怎样,时光荏苒,早已为人父为人夫了,还记得自己当年的话吗?其实有一阵子我经常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自己到底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甚至也做过许多相关的心理学测试,有一些选项对于当时迷茫彷徨纠结的自己根本没有准确真实的答案:你之前做什么特别有成就感?你做什么不给钱也愿意?你做完什么会有深深的满足和喜悦?由于没有相关的体验和自我与生活的连接,很难有一个脱口而出,渴求已久的答案,即使给出答案也是生硬的,表层的,对最终解决自我的困惑并没有实质的帮助。后来,看过研究生退学重选专业等新闻,再看看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浑浑噩噩活着,只不过有些比较认真,比较投入,不去想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生活给予什么都接着就是了。于是我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尝试做好手头的工作,扮好目前的角色。生活也能透着一丝甜,当下流行的观点不就是“活在当下”嘛!幸福也是。
但就是放下曾有的执念,努力践行“活在当下”时,我更认清自己了,最近在准备课题,与合作的同事交流,搜集文献阅读摘抄,梳理观点整理思路,每每脑子里在阅读文献后冒出新的想法,我就异常兴奋,与同事交流发展新的路径,内心就是满足感,喜悦感,想着我的疑问在逐渐解决,想着即使遇到其他工作等问题,我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得以解决,心越来越笃定,从没像现在这样如此喜欢自己,相信自己,完全接纳自己。曾经“自己是个干什么,做什么”困惑想起,耳边有个声音“这不就是你特别喜欢做的吗?”人们都爱青春,我更爱中年的自己,因为我对自己认知的更多,内心也更坚韧,勇敢且平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