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
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套房、稳定工作和10万年薪在杭州的相亲市场上已经没有市场了。
很多人都在诟病女生列出的消费清单,认为这样对待有眼缘的人太过理性。
我觉得其实问题既不在男生的条件上,也不在女生的顾虑上,它们都只能归到现状和对现状的应对方式上。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其实是思维模式。
大家很显然在用固化的眼光看问题,且对待问题不愿意试水自己的应对能力。用当下的情况做推理,十年、二十年可能一眼望到头,与期待产生落差,自然会不平,不平则鸣,完全在情理之中。
很多专家和情感博主对两个人在什么时候可以走到一起都有独特的判断,其中,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的观点尤为深刻——
一个始终有勇气、有尊严地面对生活的人,就算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也一定会迈过去。
美好的爱情不会在一个人无知时来临,要遇到那个非常对的人,需要经历多少风雨、走过多少曲折。
爱情本质上是一个成长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
概括下,什么样的人可以考虑走进亲密关系呢?人格独立、思想成熟、持续成长。新闻的主人公可能前两项都能拿到及格分,但在最后一项上亮起了红灯。
可能比起初见的心动,保持一份持续成长、拥有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未完成状态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吧。而这早已经超越了爱的范畴,是对一个人更深层次的考量,在当下社会里非常不起眼,但很可能是细水长流的秘籍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