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晴间多云有雨
早上,带父亲去朝阳镇的健康羊肉汤馆喝羊汤,这家汤馆距市区大概20分钟的车程。
父亲在老家的时候,不喝肉汤,不沾荤腥,每天清汤寡水的凑合,把身体都折腾的营养不良了。兄弟姊妹妹回家送的好吃的,特别是大鱼大肉,都让母亲享了口福。
母亲爱吃大鱼大肉,用妹妹的话说,母亲是一顿不吃肉,浑身都难受。
父亲来时一直说自己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吃不成东西。天天抱着大杯子,一杯一杯的喝野菊花水。我从药店给他买了复合维生素B的口服液,一瓶500ML,父亲喝完一瓶,口腔溃疡痊愈了。
上周带父母进山避暑,什么饭香,父亲便吃什么饭,再也不说不想沾荤腥了。在家里,我每天用破壁机把铁棍山药、燕麦、红枣打成糊糊给他喝,一周消耗了十斤铁棍山药,父亲的胃口越来越好。
父亲很享受的喝着羊汤,颇为满意。我把带着的保温桶拿到前厨,又买了一份,准备带回家,中午给父亲煮面吃。
我把父亲喝汤的照片发给妹妹,她很惊讶,酸酸的说:你带爸出去,他啥都吃。我带爸出去,他老怼我,说我带他吃的,没一样想吃。
父亲自己总结:在老家吃饭真不行,我和你妈两个人在家,你妈减肥不吃饭的时候,我一个人也不想做,胡乱吃点凑合一下,哪里还讲啥营养!
妹妹每周末回家一趟,大包小包给父母带好吃的,然后把冰箱里前一周带回去的食物消耗掉,把新买的放进去,恶性循环。
冰箱里放的满满的,厨房里堆的高高的,茶几上水果零食啥都不缺,在家也没啥事做,但就是没有动力做饭,做了也不想吃,饿了胡凑合,成了父母独居的常态和营养跟不上的根源。





中午我做炒米饭,还熬了银耳汤,有蔬菜有菌类有肉有蛋有胶原蛋白,给父亲盛了一小碗米和一小碗汤让他尝尝,不喜欢吃的话再给他用羊汤煮面。
父亲说早上吃的多还不饿,他掰了一块早上在汤馆买的饼放嘴里嚼。
那饼是老板自己家种的小麦磨得面烙的,不像市里有的地方卖的烧饼,是冷冻的饼坯烤的,吃不到面粉的味道。我每次去健康羊汤馆喝汤,都会特意多买几个饼回来吃,那饼又便宜又好吃。
有时候想想,农村人的幸福指数应该比城里人更高。他们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自己种的菜,有的甚至还自己榨油吃,都是最新鲜最有机的,从来不担心有农药残留,有基因突变;他们日出劳作,日落而息,不想劳动了就歇两天,不用请示领导看脸色,不用担心迟到扣工资,心情始终美美哒;他们每天生活在绿水青山中,到处都是护眼屏保,没有尾气污染,没有噪音骚扰,邻里如家人,串门如回家,谁都面带笑......
小时候扶 乩,天意说妹妹长大后是工人,我长大后是农民。当时我很生气,凭啥妹妹没有我聪明,也没有我漂亮,她却能当工人,我却只能做农民。但我现在一天 比一天想做一个农民。守着一方小院,听风、闻香、品茗、读书、习曲......真是想想都忍不住要流口水的生活!











周四晚上,父亲好说歹说,总算让女儿出了摊,一老一少把两箱石膏娃娃拿到小区门口等待买主。但意外的是,生意没有开张,女儿很懊恼。尽管父亲一直安慰她说:别急,一定会有人来买的,再等会儿,在等会儿。
父亲和女儿一直等到晚上十点钟也没有开张,最后怏怏回家。父亲不泄气,给女儿打气:明天咱还来,肯定会有人来买。
昨天女儿和同学出去玩了,今天晚上又出去了。连续两天没有出摊,晚饭后,我带父亲出门散步。
新修的河边乐道边开满了黄色的花,父亲坐在亭子边休息,看我拿着手机,一会儿拍花朵,一会儿看虫子,就像看着我小的时候,他带我出去玩的样子。
“妞妞你不要太惯着她,她现在上大学了,得和社会接轨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返回的路上,父亲背着手边走边说:“她不和社会接轨,以后咋能适应社会呢!社会上,可不是谁都会让着她的。你看看她现在,做事没长性,进了石膏娃娃,不想出去摆摊。摆摊也是和社会接轨,是历练,练胆量练口才练能力,慢慢会越来越好的。你得叫她走出去,不能老待到家里,咳咳咳咳......”
父亲咳起来。
电梯上,看着父亲越来越消瘦和佝偻的背影,不知道我们这样互相陪伴的日子还会有多久。
雨后初晴,天空中浮现红云,霞光晚照,美不胜收,希望父亲能一直这样操心,操母亲的心、操我的心、操妹妹的、女儿的心,操上一百年,一千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