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朋友小敏心急如焚地问我:
最近儿子一直在闹情绪,我真的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在小敏眼里,儿子浑身都是问题: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错,是猪脑子吗?”
“扫个地也不会,我不是教过你很多遍吗?”
“老师说几句你就哭,可真没出息……”
从小到大,小敏几乎没有夸奖过儿子一次,即便是儿子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你怎么不拿一等奖呢?
这一回,孩子终于受不了了,和小敏大吵一架,离家出走了,后来好不容易才在亲戚家找到。
回到家的孩子一直不和小敏说话,到现在还在冷战,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我不禁心头一颤,确实有很多像小敏这样的父母:
孩子犯错时,只有皮带与巴掌;
孩子优秀时,没有鲜花与掌声。
难道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爱!
但很多时候,我们出于本能的唠叨和否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还会让亲子关系恶化。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否定,不是挖苦,而是表扬和肯定。
01
没被夸过的孩子,心里永远有道疤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说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著名导演姜文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他无奈地回答说:自己和母亲相处不好。

从小姜文就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姜文考上中戏后,拿着通知书回家想把好消息分享给母亲。
没想到,母亲只是冷漠地瞟了一眼,然后把通知书往桌子上一丢,说:
“你的一盆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只好去洗衣服……

后来母亲明确表示,讨厌看他演的戏,喜欢看王志文演的戏。
直到2018年母亲去世,他也没有等到母亲的一句肯定。
在回忆母亲的时候,姜文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茫然和落寞,狂野外表下的内心,柔软脆弱,却假装坚强。
正如他在访谈最后说的:
像我这样,被妈妈打击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不是更强了,而是更硬了。

我们觉得姜文很有才华,在影视界有着非凡的成就,这样的人肯定是自信的,幸福的。
但姜文诉说的这些回忆,不禁让人感到意外且心疼他。
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的阴影下。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别用“否定孩子”的方式,把孩子越推越远。
02
好孩子,都是肯定出来的
闺蜜文婷讲述过她和两个儿子的一件事——
一次,她带两个儿子去楼下的公园打羽毛球。
弟弟胡乱挥舞着手里的羽毛球拍,但玩得过于开心,有些忘乎所以。
结果“啪”地一下打在了哥哥的嘴角上,牙齿瞬间就把嘴硌破了,血从嘴唇渗了出来!
哥哥疼得哇哇大哭,弟弟也吓呆了,站在原地不敢动。

文婷气得眼冒金星,急忙跑到哥哥身边,蹲下来仔细观察伤口,发现也不是很厉害,便搂着哥哥说好话。
接着怒视着弟弟,一个箭步冲过去就要动手——
此时,她突然想到“341肯定法”,把抬起的手收住,说:
“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伤到哥哥的,放心吧妈妈不打你,妈妈是爱你的。”
弟弟撇着嘴,眼里噙着泪花,把头扭到了另一边。
紧接着文婷轻轻地对弟弟说:
“你看哥哥都疼哭了,是不是应该给哥哥道个歉呀?”
弟弟低着头,紧紧攥着自己的小拳头,小声抽泣着。
文婷又摸着哥哥的头说:
“你嘴唇流血了,很痛对不对,但弟弟也不是故意的。”
“前几天你不小心把热水溅到爸爸身上,那个时候你很难过对不对?
现在弟弟把你弄伤了,你看弟弟也难过地哭了。”
哥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轻轻地走到弟弟身边,安慰他说:
“弟弟不哭,弟弟不哭,你看,哥哥现在没有流血了。”
弟弟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下放声大哭,含糊不清地说:
“哥...哥哥,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故意的。”

文婷看到兄弟俩和好如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当父母开始在乎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肯定的力量后,孩子的身心发育就会更健康,亲子关系就会更融洽。

03
让爱,流动起来
文婷很欣慰,非常感谢“341肯定法”:
自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责备孩子,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
而是灵活运用正确的方法,肯定了各自的情绪和动机:
最后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还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文婷和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每次拿快递或购物,小哥俩总是争着帮自己拿东西。
文婷的改变,是因为两个儿子总是不合,她不得已去求助咨询机构,这才接触到“341肯定法”,并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到日常育儿中。
将复杂的“341肯定法”与我国家庭教育成功结合,帮助无数像文婷这样的家长走出困境的课程,正是《焦虑妈妈变形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