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和心灵成长的进程中,注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绝大多数属无心之错,可被原谅。从影响教师心灵成长的元素来看,这类错误常体现为以下八种类型:
1.急于求成的焦躁。影响:缺乏期待之心,失去静待花开的耐心。容易忽视学生心灵成长的复杂性,时常把成长中出现的反复,误读成学生不听话、不守纪律。
2.无计可施的迷茫。影响:容易烦恼、迷茫、抱怨、迁怒于他人、熄灭心头的浪漫与激情之火、滋生消极逃避的心理,以至于难以激发学生越挫越勇的斗志。
3.冷热不均的情感。影响:处理问题随心情而定,易有损公平公正。
4.患得患失的心态。在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岔道口,犹疑不决。影响:形成一些相互矛盾的举措,让自己和学生一起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5.朝令夕改的政策。影响:纠错时过于随意,少了严肃。[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总需要以民主、平等为前提。用来规范学生行为的政策,理当由学生参与制定。教师的独裁,只能是普洛克路斯忒斯的床,无法培养出各具特色的鲜明个性。]
6.收放失宜的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而失彼。影响:急需解决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为下一步工作带来若干阻碍。本可以冷却一阶段再处理的问题,因火候未到而处理成夹生饭。
7.主次难分的课堂。影响:教学高耗低效。[要依靠积淀与钻研]
8.定位失当的身份。影响:误当学生,与学生发火斗气;误当自然人,忘却专业自己能,凭感性处理教育教学问题;误当家长,以父母般溺爱对待学生;误当上帝,以为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自己都拥有解决的权力。
错误可构成前进的动力,也可以形成前行的阻力。一个错误若始终得不到纠正,或不能发现错误或明知故犯的错,将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健康成长。这类错误多体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其中。教育管理中的独裁思想最为典型。
体现独裁思想的典型案例:早读迟到,学生“自觉”服从“必要的教育惩戒”——独自在走廊晨读。
过错一:忘却自己面对的是一名学生,站在学生对立面进行观察和思考,未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方面思考问题。
过错二:不承认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个性差异,用一个完全相同的标准裁定所有学生的操行。
过错三:不愿意探究教育的真谛,不愿意用我们持久的关爱,去唤醒学生心灵中沉睡的感恩、理解与良善。
过错四:用我们的野蛮粗暴,肆意地扭曲着学生的灵魂。
【以上四种过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模式,注定无法唤醒迟到者“沉睡的心灵”。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因为自身的懈怠与贫乏,始终无法接近教育的真髓。可悲的是,当我们远离教育的本真时,我们恰恰最认为自己在教育学生。我们的病症,集中表现在我们总是过多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利益。我们很少乐意于将有问题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难得案例精心钻研,在我们的教育词典中,还缺乏必要的包容、等待、发现、表扬。】
读完这一节,我想起了我自己班上的学生。她是班上做事最慢也可以说是最拖拉的孩子,别人一节课可以写完一篇两百来字的习作,她一节课只能写七八个字。书写倒是工整,但并不是因为书写工整而慢。她每天在上课时或写作业的状态永远都是双手放在桌子上,头要么枕在右手上,要么枕在左手上,鲜少看到她能坐端正,用一种我们眼中的积极向上的样貌来学习。可以说,学校里没有几件事能引起她的真正兴趣,她总是“一动不动”。你批评她,她就眼泪汪汪地直视你;你苦口婆心地和她交谈,她便笑眯眯地点头哈腰,就是不做出改变。
家长也知道她的这些表现,几次寻求过我的帮助。我让他们尝试限时训练,尝试舒尔特方格,尝试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可是也许因为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还是那样。后来,我也无计可施了,在与她相处的一年多里,我的耐心被耗尽,我对她做事的速度已经失去了期待,我真怕哪一天,我对她整个人都失去了期待。还好心里还留存着想要试着去帮她改变的信念,只是我还没迈出第一步,没有把这个棘手的案例当作教育问题来研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向她施以援手。那么接下来,还是要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争取在这个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一点涟漪。
“没有不犯错的教师,关键是你犯了错以后怎么处理。”——刘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