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同读庄子人世间之三

作者: 轻声慢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22:58 被阅读9次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读了庄子的著作《庄子人间世》后,才发现如果不用心去慢慢的体会,根本就不明白庄子所表达意思。“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虽然是写景的,

但是我却觉得非常适合形容庄子的思想,庄子的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对待事物又有特别的见解都很让人佩服。

在叶公子高将使于齐时,庄子用“风波”两字解释了“盖将甚敬而不急”的原因。庄子在与叶公子谈话时,没有一开始就道出原因,而是利用大自然的规律逐渐解释,让人更容易接受。也使我懂得大凡好事坏事都要保持现状、不可添枝加叶、夸大或是夸小言辞;诚实待人,不玩心计,不因讨好而阿谀奉承,不因厌恶而颠倒是非,从而做到言行一致。

《庄子人间世》中还说到石匠在梦中与栎社树的对话、残疾人、凤鸟等,从这些谈话中都围绕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着句话而展开。世人只懂得有用的东西的用处,而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庄子用常人没有的眼光、用独到的见解把一些无用的事物“起死回生”,让人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存在必有他的根据,滴水很难为人所用,却能穿石。无用皆因事物所处的地方、所对应的用处不对。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对地方就行了。所以我们作为学生的也不要整天自怨自艾的说自己没用、自己白活了,与其浪费时间自怨自艾还不如话时间探究一下自己擅长哪方面的东西、对症下药。

《庄子的人世间》虽然我读过,但是具体的处世方式我还没把握住,但是我也从中习得了一点心得,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强人之难;乐在其中,浮看功名;;目光长远,不狂妄不自大;小看人生、笑纳人生。

相关文章

  • 二组同读庄子人世间之三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读了庄子的...

  • 二组同读《庄子》之三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

  • 同读《庄子》

    很高兴有开始同读活动了! 从同读《传习录》开始,就爱上了跟着雨馨大组长同读活动,感谢雨馨!感谢同学们!同读《大学》...

  • 同读庄子,了悟大道             ——追记“同读庄子”

    追记:同读庄子活动已过去两日有余,还是要文字记录总结一下写作历程及心路磨砺之经过的,没有雨馨同学的组织及二组...

  • 【日更打卡】4.26《同读庄子第八天》

    今天同读《庄子》第八天,进入“人间世”,“人世间”指的是现实人与人的社会,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任处世哲学。今天是通过...

  • 二组同读庄子-人间世之三

    庄子的故事,总是让人意犹未尽,思来想去,商丘的不材之木,因其不材,成为了最大的一棵树,他以树喻人,要想成为非一般的...

  • 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三

    看庄子谈友情,真是一种最高境界。 “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桡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 庄子◎人世间(之三完结)

    春秋战国,周天子,气数已尽,诸侯强大,天下大乱,各诸侯之间战火不绝,民不聊生。各家学术,百家争鸣,纷纷出来制定治国...

  • 读《庄子-人世间》

    人们在比较过程中完成认知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要经常性地对朋友、家人、同事表示出自己是个好人,道德比别人高,干活比...

  • 参加同读《庄子》

    雨馨姐和晓星姐的学习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在同学群上看到同读《庄子》活动的介绍,毫不犹豫的扫码进群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组同读庄子人世间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wb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