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十七岁男孩跳桥自杀,原因就是妈妈不停的指责,当孩子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时,孩子选择了生命的终止键。花季一样的少年结束了生命,父母将会怎样度过余生?作为同样十七岁孩子的母亲,看完后心情极为复杂。

机缘巧合,今晚的课程正好是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田玉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听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
走出一个误区。
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会经过培训,毕业后才能上岗,但作为父母这个行业,却没有任何培训,没有任何考核就上岗,因此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个误区,很多种错误的方法,甚至给带孩子带来致命的伤害。但这些误区归根结底,源自一个最根本的误区——分不清什么是学校教育,什么是家庭教育。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棵大树,学校教育负责的就是地面上的部分,因此教师被称为辛勤的园丁;而家庭教育负责的是地下部分,因此,家长被称为是辛勤的蚯蚓。
学校教育是负责修枝剪叶,让这棵大树向上向外发展;而家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打好基础向下向内扩展。二者努力的方向不一样,作用不一样,因此采用的方法,也不能一样。
其实无论是哪种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人的发展,其根源都来自于爱,其方法都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应该充分运用智慧进行教育,绝不是施加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