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4连续一周多每日刷手机,每日睁眼看见翻倍的确诊数字,我们白衣天使们的付出,各地的防控的艰辛,像一个毒烟一样蔓延,每天的负能量,各处的心理崩溃到接近麻木。这几天已经停止看疫情,因为发现那些担忧一点作用没有,就像今天听吴志祥总说的那样:坚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听国家的话,不恐慌不焦虑,做好防护。于是开始认真地陪伴孩子,开始着手充实自己,开始适应疫情期间的工作模式,开始用成熟的视角来理解和支持公司的决定。

以下是我的认识:
1.阿里非典时期的表现和它一贯的企业风格一致,尤其在非常时期表现的冷静,理解与成熟,这种正能量的宣导从上到下,甚至影响到员工家属,处处体现不一样得阿里精神。17年前的阿里正如环球今日的规模,企业上升期,遇到曲折是常见的,遇到这种灾难,公司反应很正能量,对客户的责任,对员工的关心,以及对整个安徽旅游的影响力来说,都是给我们环球人树立了信心。或许这就是患难中见真心,不离不弃,不怨不艾。紧跟公司步伐共同抵御危机。
2.不能让疫情白来一趟!至少我们得做点什么。
1)部门内部:业务被耽误时,还能做什么?首先我们要迅速适应并及时改变,从工作场所到心态的改变,过了一周猪一样的生活后,其实大部分同事还是想上班,希望进入有节奏的生活状态,不知道是不是10号能如期上班,但是可以部门内部每日能安排一个时间点用于工作,或者做能提升工作能力的学习,各种网课,如万门大学网课最近免费学习PPT的课程,樊登读书会每天读本书,得到app的职场,关于内部流程的磨炼与梳理,可以在一周完成一个主要目的地的产品深度研发,学习标杆企业如何应对危机……需要组织者,需要监督者,需要点赞者。
人不在一起,但心在一起,不让业务生疏了,不让心散漫了。
2)与客户与合作伙伴,患难时一句共勉比新年时的格式化拜年词更让人印象深刻。建议在本周可以找主要客户,合作伙伴微信聊聊,共话疫情的认识,分担恐慌,传达正能量,关注对方的朋友圈,做特殊时期的陪伴。
3)思考我们怎么给公司赚钱,疫情期间有无可能捡漏,比如不受疫情影响的西藏……假如疫情后出现旅游井喷,我们能做什么,需要思考和讨论。
野火烧不尽,有准备的才会春风吹又生,所以疫情期间的表现决定了疫情之后的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