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语文,你该知道的那点事

学语文,你该知道的那点事

作者: 语文作文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2:50 被阅读0次

谈文采

文采

是纯真的表达

是没有做作的感情

是自然的流露

使人读来有舒畅之感

谈诗

情感思想是骨头

形式和韵脚是肉

插上想象的翅膀

诗,就飞起来了

谈汉语的启蒙

母语学习的方法:识字,大量的精读泛读,写作。

对于识字。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面慢慢有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字。但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见到汉字无法识音。因简化字运动,大多数汉字也无法识意。总而言之,汉字的音、形、意三者之间的联系甚微。如,旖旎二字,为了会用这两个字,我们要了解形、意、音。这样才可以说出来音,写出来形,准确的使用它的意思。多难。

为了让音形义联系的更加紧密。有些机构专门做了见字识音识意的材料(直映认字、智象认字等),也有很多的配套阅读材料。

这就自然地谈到了阅读。阅读材料为汉字提供了丰富的语境,这是非常必要的。(前面提到的识字配套阅读教材,大都脱离实际,他们勉强地用刚学的汉字拼凑出一篇文章,仅仅为了汉字使用的频率。)这是他们的软肋,如果我家孩子,我断不会给他们配这个读物的。

精读、泛读,写作后面再谈,它们可是个大块头。

谈识字

识字阅读的启蒙阶段,一味的追求识字量,是一个误区。他们坚定的认为,多识字,阅读就不会有问题。虽然,他们没有想过这个看法的合理性。

真正的识字,是在语境当中去识字的。在语境中识字,才会赋予字词以生命。字典涵盖了我们常用的生字,到少有人捧着本字典就成了写手或作家。

增加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每种读本都为一个字或一个词提供了语境,当在多种语境中见过这个字词,学生才会减少错用的可能性。

启蒙识字阶段,推荐220本绘本读物。

我可以代买:4块一本,白菜价。

谈阅读

台湾的黄国珍在TEDxTaipei做演讲谈到:一次,一名数学老师和他沟通说,我再一次确认阅读很重要,我教数学,我发现学生不会回答数学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看不懂题目;自然学科的老师也跟着说,我的学生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不是不会做,他们是不了解题目在问什么。

这潜台词是:数学不好,自然不好,其实是语文老师的问题。语文老师听到这些话,相当的尴尬。

我提出的富兰克林式写作,第二步是复述。什么是复述?复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口头表达出来作者的意思,说自己的话。背诵是说别人的话,背得出和理解其实没有多大的联系。

今天,孙老师给我随便找了道数学题,说,你做做看。我画了个图,就把答案写了出来。这并不是我数学很好,是我有能力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画呈现出来。

阅读背后所包含的理解,思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们将来创造未来的基础。关心孩子们的阅读生活,关心我们的未来  阅读所提升的理解力,对孩子格外重要 。

谈写作的目的

文字是用来捕捉意思的,就像网是用来捕鱼的。很多孩子心里没有什么意思,硬是拿着文字到处撒。

低龄孩子,不应每天被逼着撒网,而是先养一些鱼,多参观,多阅读,多交流,多学习……

有了鱼,我们再谈谈撒网的技巧吧。

谈作文的结构

拿起笔之前,先想好,再写。但,天才除外。李太白自夸“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如所谓“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如所谓“文若泉涌,笔若辘转。”但天才究竟不多,初学作文,应想好再写。

想好了再写,就是一个作文的人,在下笔之前,对于写的文章有一个中心思想,然后设法把中心思想发挥出来。这发挥的法子,古人叫“布局”,今人叫“结构”。

结构的意义,就是组织。由句而成段,由段而成篇,段段相连接,句句相连,这篇文章中的段与段,句与句的联接,就是结构。

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这个法子,就是结构。法子是死的,人心是活的,要一个法子笼尽所有文章,像八股文一般,只有形式没有思想,也就失去了结构本来的意义。

其实,结构的方法哪有一定的?善于作文的人,应该知道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结构方法。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去表现这个中心思想。

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好像香肠的两端。香肠两端打的节,是为了包裹香肠,就好像文章有开头有结尾,是为了包裹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开头是为内容存在的。开门见山也好,悬念、引用也罢,它们都有一个功用,给文章敲锣打鼓——赚吆喝。

我们吆喝,是为了卖东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吆喝地好听,去卖劣质内容。

如果做了,就像奶粉加三聚氰胺,馒头里放毒,大豆油掺地沟油……这得悔改。

注:刚给一娃讲作文,举了个实在的例子,他点头示意听明白了。

谈作文练习

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说不清楚的。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而现在的教科书是最笨的书,就是想把茶杯写成文字,由文字来认识茶杯,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

这是我为什么带小朋友从书桌走到树下的原因。磨练情思必须得有实物,你总不能看着——你喜欢的女孩照片说话吧——多怪!

谈写信

信作为一种通讯方式,几乎被历史抛弃了。以前的人说,写文章就像是说话呼吸一样,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现在的人说,邮件微信就像说话呼吸一样,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以前人写信,旁征博引,说了一段完整的话,力求表达的完整,让收信人一看就明了了。

现在人发微信,视频聊天。你凑一句,我接一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不利于练就完整的表达。

大众传媒如此火热的今天,重拾旧时的信。把嘴里想说的话写下来,把里面的心思写得完整,具体。不失为一种练习作文的方法。

谈语文考试

做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有段时间了,每月都会收到老师们的考卷,评阅试卷成了每个月的工作。改卷那两天,脑袋总是晕乎乎的——对比着正确答案,踩点打分,算个总分,作为评级的依据。

在现在的大环境中,考试评级是常态,把语文考卷用在语文教学中,用标准答案来评测孩子的语文水平,科学吗?合理吗?

民国的老师评卷的时候,不死抠答案,阅卷灵活,给学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是他们日后能成为栋梁之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回头看看建国前的语文试卷。

1924年,作文

1930年,填词和作文

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语文考试,除了考些文学常识,文言和诗文的翻译,就算写作了

1942年,沪校考了作文,翻译,写字,文学常识

1945年渝校考了翻译,释词。

看看现在大学入学考试。字词辨析,诗句默写,诗歌鉴赏,阅读理解,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作文。

考试的人越来越多,改试卷的速度快了。考试内容分的越细,改卷越容易。语文中的板块化教学容易让孩子们养成单线的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大局观和整体思考的模式。老师和学生为了追求成绩,而把学习语文的初衷忘了,令人惋惜。

相关文章

  • 学语文,你该知道的那点事

    谈文采 文采 是纯真的表达 是没有做作的感情 是自然的流露 使人读来有舒畅之感 谈诗 情感思想是骨头 形式和韵脚是...

  • 致十大焦虑的家长(上)

    各位家长,跟Tyger学英语,不必焦虑。为啥? 英语那点事, 英语就那点事, 英语也就那点事, 根本不值得你焦虑。...

  • 学摄影,你该知道的事

    一说到摄影,很多人都会被一些名词所迷惑,其实摄影并不难,名词也不可怕,只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了,你懂了一切也就会豁然...

  • 如何带孩子快速掌握拼音!让孩子学拼音不再烦恼!!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拼音那点事:关于孩子学拼音该怎么学?怎么才能让孩子能提高学拼音的能力呢? 在分享具体方法前,我...

  • 语文试卷那点事

    上次说一定要说一说作文,其实我也构思了很久,作文么就是写文章,如同我现在,“文学坐家”,作文这个题目,形式必须要改...

  • 语文考前那点事

    选择题,轻易不更改,一改就更错!!!!你的直觉比你的理性更正确,原因是:你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没记那么死,没理解那么透...

  • 你该知道的事

    人总是这样,经历了才知道害怕,老去了才知道珍惜。还好,希望一切都还来的及。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还年轻,皮肤也好,身体...

  • 2019-08-14

    很多时候会迷茫,但是,既然开始了,就好好走下去吧! 男女之间,不就那点事吗? 该学的东西还很多 智慧,不够

  • 语文那点事儿

    语文那点事 语文,是什么? 教了十几年了,我迷惑了。 近段时间,在学校的安排下,语文老师,赴高唐,到聊城。赶场似的...

  • 学形意的那点事

    今天收到了左师弟寄过来的师父教学光盘,练拳的那些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那些沉在记忆里的往事,如同决堤般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语文,你该知道的那点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z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