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0305/5ac15ad509a9813f.jpg)
文丨果德法师
问:法师,六祖慧能大师说:“自性自度”。金刚经说:“凡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皆是人行邪道。”如何理解?如何与净土法门相通?
(圣道门法师所问)
……
答:先回答如何与净土法门相通?答案是,因地修行,无须相通。一为自力难行之通途法门,一为他力易行之净土法门。两门修行路迳不同。譬如两个人去北京,一人选择坐火车,一人选择坐飞机。火车道与飞机道能相通吗?更何况所谓自性自度者是选择靠自己走路,这样就更相通不了。但到了目的地呢?就无二至了,都是在同一个北京城。
同样,无论修行哪个法门,等到i成佛的那一刻自然就相通了。只不过,乘飞机的人一定保险到达目的地,而且省时省力,快速到达。而靠自力走路就难说了,或因劳苦半途而废,或因迷路而偏离目标,或遇无常而夭折途中。即使能走到最后者廖廖,但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年累月之期,何如乘飞机之易行即达呢!且乘机者人人皆达,无一漏失。净土念佛法门就如同坐飞机。自性自度者就如同走路之人。二者难易殊胜,不可同日而语。汝宁知乎?
又永明祖师言“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不仅开悟,而且胜于开悟千万亿倍,通达一切经法,具足一切福德智慧。经言: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者,八地以上不退转菩萨是也!龙树菩萨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知,因地二法,何能相较?汝当知也!识时务者,必定念佛,求生极乐。方是大福报人,方不负此生为人,不负此生出家。
其次,关于如何理解“自性自度”?若以六祖所说为据,那慧能大师还说了:“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你开悟了吗?若开悟了就合自性自度。若未开悟,还得仰求师度。师者,导师也!至尊导师,佛也!仰仗佛力得度,正是诸佛本怀,正是众生得度之根本因缘也!何以故?《无量寿经》经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是知佛慈如是,惠施功德于一切众生,以济度群萌,令得成佛之真实大利。净土法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正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之本怀也!正是“迷时师度”之极致也!
汝等当知,以佛智力,于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根性,悉知悉见。知五浊众生根劣,自度为难。故应时应机,暂随众生痴迷之心,而随宜方便,说种种妙法,诱令众生,破执调性,以渐转熟,最终导归极乐,证大涅槃,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汝之所知,仅方便一法而已!若盲目自大,自以为能自性自度,那最终害了的一定是你自己。无常迅速,未等你开悟,一息不来,看你如何自性自度?
又金刚经所言亦是同理,是佛为破有执而显扬空性智慧之方便教。其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为上根利智者说,为证悟者言,是应时应机之教。时至今日,五浊众生,就算于此理能解悟者,亦不得解脱。即如苏东坡临终之际,自摸心胸而言“此处用不上力”。何况汝是何人,岂能以证悟者之言而自居?又何来底气诘难念佛行人?
又佛言不以音声色相求见如来,亦是应当时之机,应机施教。当时之机者,如须菩提等,皆多是大阿罗汉果位之尊者。阿罗汉毕竟未究竟,还未成佛,故佛教以观空,破除自有,欲令成佛。法华经方便譬喻品,授记品等等,于此讲得很清楚,汝应熟看。
又佛说法四十九年,前二十二年皆恒顺众生讲一切有部;中二十年讲般若空性;后七年讲大乘成佛之教,如法华、涅槃、净土三经等。此一讲法次序无不体现佛的慈悲,先以种种方便,调熟众生根性,以达导归极乐之目的。是故才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导归极乐,才有法华经开显五百仕女念佛求生极乐之实。故诸祖言:往生净土,是华严之奥藏,法华之秘髓。一代时教,无不归于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万法归宗。宗者,净土也!
普贤文殊皆发愿言:“愿我临欲命终时,消除一切诸障碍,愿见彼佛阿弥陀,速得往生安乐刹。”彼何不念佛呢!
南无阿弥陀佛!祝安。
沙门果德合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