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老师成绩,生物考了81分,主要问题是记忆,记忆需要自律的重复,而她学成啥样是啥样,这点让我在思考,我这个家长是干什么的?
俞敏洪的女儿从小学钢琴,七岁时获得了“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八岁时就考了钢琴10级。当时,他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于是开始给女儿加量。本来是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钢琴,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但让俞敏洪没想到的是,这使女儿的热情突然骤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俞敏洪对女儿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宝贝,长大后,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如果能有钢琴、音乐陪伴你,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了,因为你能倾诉。要不要继续,你自己决定,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听完父亲的话后,她不但没有放弃钢琴,反而更加自觉地练起了钢琴。之后她的钢琴弹得越来越好,获得很多奖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做他已经选择的,那就是父母的责任了,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会吃苦;今天不努力会努力一辈子。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