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华杉详解
这是最后一段总结《虚实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作战的方式,就像水一样。水的流动规律,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实击虚。梅尧臣注解说:“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水根据地形来决定奔流的方向,兵根据敌情来决定制胜的方案。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梅尧臣注解说:“应敌为势”,敌人在变化,我也因敌而变,所以兵无常势,就像水无常形,遇到方,水就方,遇到圆,水就圆。能根据敌人的变化来制胜的,那就叫用兵如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行相克,金木水火土,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没有哪一个季节能持续一整年。昼有短长,月有圆缺。孙子最后打个比方,五行、四季、日月都盈缩无常,何况兵形之变,怎能安定呢?
《虚实篇》到此结束。《虚实篇》的要义,曹操注解说:“能虚实彼己也。”调动来调动去,都是要我实敌虚,这就是用兵如神。
不过,我们学习用兵如神,最重要是要知道自己不是神,所以就不可能有调动来调动去,都是我实敌虚,而更可能是我虚敌实,所以能倍加谨慎,这就算没白读兵法了。
胜败是智力问题、实力问题,也是概率问题。但就结果而言,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我们今天看这个进去了,那个进去了,都是用兵如神一辈子,输掉一次误终身。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专有一篇讲虚实。李世民说:“我读所有的兵书,没有超过孙子的。《孙子兵法》,又以《虚实篇》为首。用兵能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胜。诸将人人都会说避实击虚,但是到了战阵,却没有能看得出敌方虚实的。结果不是调动别人,是反被别人调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靖回答说:“识虚实,要先懂奇正。诸将大多不知道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怎么能识别实是虚、虚是实呢?奇正,就是用来致敌之虚实的。敌实,我必以正,敌虚,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敌军虚实,也不会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