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2月21日午后,彭德怀下了飞机就赶赴中南海,不巧毛主席正午睡。彭德怀面色严肃,不顾警卫的拦阻,大声说:“我有急事要向毛主席汇报!”说完推门而进,将毛泽东唤醒。
毛泽东事先已收到彭德怀要回京的电报。立即起床,一面穿衣,一面打趣说:“只有你老彭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毛泽东得知他还没吃午饭,说:“你必须先吃饭,你若不吃饭,我就不听汇报。”彭德怀只好到食堂吃了几口,回来即向毛泽东详细汇报。
彭德怀一项一项地分析道:“我军现在是出国作战,与在国内作战突出的不同之处:一是兵员补充不能取之于敌,不能就地动员朝鲜青年参加志愿军。不能及时补充的志愿军,战斗力已越来越削弱。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三是部队越过‘三八线’作战,寒风袭人,东线更冷,战士衣服单薄破烂,有的连鞋袜都没有,大量生病和冻伤。四是几十万志愿军既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更得不到新鲜蔬菜,断炊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作战行动。我们现在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运输车辆大部分被中途炸毁。我们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后方的交通运输,是无法坚持长期作战的。”
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2月23日,军委扩大会议在居仁堂总参谋部会议厅召开,就志愿军后勤供给问题专门进行讨论研究。个别干部强调国内机构刚建立,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彭德怀本来就对苏联拒绝提供必需的空军、高炮部队的援助恼火,看到这种情况,立刻火冒三丈。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你们去前线看一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现在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战士们除了死在战场上的,还有饿死的、冻死的,他们都是年轻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彭德怀的发怒令居仁堂里气氛肃然。
场上鸦雀无声。不少人都知道彭德怀火气大,但没想到他会在这样的会上发这么大的火。他们相互看着,不知该怎么说。
周恩来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知道,不到特别困难的境地,彭德怀是不会回国的,更不会直闯毛泽东的卧室,这正是他耿直坦荡、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流露。于是,就劝说道:“彭总不要着急嘛,这些困难我们一定能解决的。”
周恩来对彭德怀说:“我要向主席报告,继续召开会议,一定解决前线的困难。”
彭德怀忧心如焚地说:“前线情况紧张,敌人又开始进攻志愿军阵地了,我得赶快回去。”
周恩来语气肯定地说:“你先回去,困难我来解决。”
彭德怀连忙说:“感谢总理!”
周恩来接过话说:“应该感谢你,感谢前方的将士,是你们顶住美军,援助了朝鲜,也保卫了祖国!”
接着,周恩来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对加强志愿军第一线兵力和后方供应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即凡国内的部队,都要轮番到朝鲜作战。一则替换第一线部队修整,二则锻炼部队,提高全军现代化作战指挥能力。会议决定,将刚改装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调到朝鲜北部掩护后方交通线,再向苏联购买几十个师的武器装备;调用国内各种物资大力支援前线,由几个大城市为志愿军制作炒面和罐头食品;号召国内各行各业增产节约和捐款购买飞机大炮。
各地的干部群众捐款捐物,并迅速送往朝鲜,缓解了志愿军的断粮之苦。随着条件的改善,国内的支援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为打赢朝鲜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