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孝,父母唯其疾之忧。春风社《论语》第47集笔记

问孝,父母唯其疾之忧。春风社《论语》第47集笔记

作者: 子龙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09:25 被阅读0次

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孟懿子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唯一担心孩子的就一个问题,就是担心孩子生病,身体不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①父母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这些都是泡沫,如果只是唯一的担心,只是担心孩子的身体,甚至可以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生命。

②作为父母,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欲望的膨胀,对孩子提过多的要求。

③很多亲子关系不好,是因为作为父母忘掉了初心,初心就是在刚迎接到小生命的时候,父母的第一想法肯定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④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在初心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的希望,希望孩子小学时学钢琴,大学时读一个好专业,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再找一个好对象,以此不断的苛责孩子。

⑤作为孩子,要始终记得父母与日俱增的期盼、要求、愿望,实际上都是由他们的初心所发展起来的,如果回归到父母的初心,只有一点就是期盼孩子健康。

⑥不忘初心,对于所有的人,不论爱情、亲情,事事都要不忘初心。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所谓的只要能赡养父母就是尽孝道了。养狗,养马,养各种宠物,都是养,这与养自己的父母有什么区别?真正的孝体现在孝心、敬心上。”

①中国人的精神境界,自春秋时代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是倒退了。

②过去学习圣贤智慧,作为行动的榜样和指南,现在连圣贤智慧都丢了,认为按照鸡汤来做,挑父母的刺,怪罪原生家庭,嫌父母太苛刻,烦父母,想赶紧远离父母。认为对于父母的孝就是每月给点钱,让父母不缺吃穿就好了。

③如果认为给父母钱就是尽了孝的话,那么每天用心的呵护宠物,父母是不是还如宠物呢?

④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不是以给父母多少钱作为孝的轻重标准,而是体现在孝心,敬心上。

⑤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给钱甩脸子。我们在寺院里拜佛、拜菩萨,不敢顶撞佛菩萨,因为我们怕遭报应。但我们不怕父母,因为父母爱我们,无论怎么顶撞父母,父母也不怪我们,就助长了我们嚣张的气焰,助长了我们的不敬心。

⑥发自内心的对父母敬爱,则外化出来的表现上必有和气。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⑦把父母像如来佛一样敬的话,就能把孝做的很好。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的孝最难的就是永远保持和颜悦色,难是因为没有敬心。有事的时候,帮父母干活做服务;有了好吃的,先让父母长辈吃,这就是孝了吗?”孔子说的是反问否定句。

①父母最想要的不是钱财物质,而是我们的和颜悦色,是我们的敬心。

②“好儿不擎祖业产”为了钱财跟父母打架甚至打官司的,不是人,都是垃圾,十恶不赦。

③父母是家中佛,不孝父母的人,去拜佛菩萨,也不可能得到保佑。

④把去拜佛的钱财、时间用在父母身上,事业肯定会好。

⑤感情事业上受挫的人,不应是去皈依佛门,而是更应当服侍父母,昏定晨省,朝夕侍奉。

⑥为孝者,要像恭敬佛一样恭敬父母,父母就是活佛,恭敬父母就是恭敬佛,恭敬佛就是恭敬自己。

春风社《论语》开密讲读 点击可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孝,父母唯其疾之忧。春风社《论语》第47集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h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