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晨读课是在车上跟孩子们一起完成的。而当我看到韩馨雅也坐在车上跟大家一起读书时,我感受到了这个孩子的勤学上进,同时也为自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感到特别的高兴。
今天,我陪着爸妈去寻根。上周去苏州参加心理团辅进班级的培训活动,去附近的七里山塘街游玩,看到了阊门。以前对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也经常听到父亲跟我说过的关于祖先跟阊门的渊源。
我们的祖先是明朝时期从苏州阊门流放到南通的。当年,朱元璋在跟陈友谅、张士成争夺天下的时候,苏州城的老百姓顽强抵抗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对苏州城的老百姓进行了屠城。一部分人被杀害了,还有的人全部从苏州阊门码头遣散到全国各地。我们的祖先当年就是苏州城里的居民,在那场遣散中流落到现在居住的地方。也为了纪念从苏州跑反来的祖先,我们的家族在每年清明节上坟的时候,从来不会用土块做坟墓的帽子,其他性别的邻居都会用挖出一个帽子形状的土块盖在坟墓上。这也是当年我从童年时期就听到的关于我们祖先,我们家族的故事。所以当我来到苏州阊门,看到高耸的城楼,我一下子就与祖先的经历产生了联结。所以回家后跟父亲母亲说起这件事儿,并且约上他们今天一起到苏州阊门寻根。
两位老人很高兴,欣然同意。两个孩子也非常支持,为此,儿子还特意调好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请了假陪我们一起去苏州。
早上六点半出发,八点多一点到了苏州。先带着父母在七里山塘街走了一遍,然后去有名的阊门姚记豆浆吃了早点,然后再带着父母一起去寻根楼,看到我们的姓氏刻在楼内墙壁上,在楼下拍了照,算是跟祖先联结上了。
怕两位老人走得太累,我们的行程比较自由。游玩山塘街,带着父母一起去斜塘。结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们在车上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去同里。结果在半路上看到了甪直,想到还没有去过,就拐去了甪直。
甪直古镇有2500年的历史,沿河而建的民居,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有花有草的江南小院,错落有致地建在长长的河两岸。各具特色的小店,传统手工作坊的历史介绍……一路走来一路看,不用赶时间,陪着爸妈慢慢走。
虽然很晚才在甪直街上看到一家东北农家院,在江南吃了一顿实实在在的东北菜。
晚上到家才17点多,收拾收拾,吃过晚饭参加夏U班的学习。在小组分享时,跟程克己老师碰撞,就校家社学习共同体达成共识。
完了跟老刘做了一次同理心漫步。老刘真是一个大宝藏,给了我很多工具,特别棒!以后在建我们的学习共同体时可以用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