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
治疗
总述
脑膜炎根据类型的不同其预后情况也不一样,能否治愈与患者的患病类型、严重程度、年龄、患病时间长短、是否得到及时治疗等相关。
1.病毒性脑膜炎:只要治疗及时,预后很好,很少留下后遗症。
2.细菌性脑膜炎:
1)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预后与病原菌机体情况和是否及早有效应用抗生素治疗密切相关。少数患者可遗留智力障碍、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
2)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发病时昏迷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脑脊液的白细胞数、蛋白质、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即使经过适当的治疗,仍有约1/3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
3.真菌性脑膜炎:本病常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未经治疗者常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病程为6个月。治疗者也常见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可在数年内病情反复缓解和加重。
饮食调理
总述
脑膜炎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
饮食宜忌
1. 要避免食用一些高糖的食物,因为高糖类的食物当中含有大量淀粉,而淀粉被水分解生成一些葡萄糖,这些葡萄糖形成就会增加脑部的供氧,从而增加脑部的负担,这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2.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生姜等。
3.烟酒一定要禁忌,因为这些物质是很容易刺激大脑皮层,同时还会产生一些炎症性的物质,这样就会导致病情出现进一步的加重,甚至还会影响到之后的治疗,严重时还会直接耽误了患者病情的治疗,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护理
总述
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病情重者更需要长期治疗,尤其是卧床在床的患者,因此做好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防治压疮等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日常生活管理
1. 颅内压升高患者的与护理:患者可因颅内压升高致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颅内高压的观察显得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及治疗颅内高压。对颅内高压患者,抬高患者头部15°~30°,改变患者体位时,动作应轻缓,避免突发的动作,同时一定要注意头颈部的位置。避免患者情绪激动、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有发热,设法控制患者的体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心理护理:急性期病情凶险,疗程长,恢复慢,治疗药物副作用大,患者及家人对住院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抑郁心理,医生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膜炎的病情发展经过,介绍治疗方案,列举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启发患者理性地看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3.腰穿术的护理:腰穿取脑脊液进行病原学检查是了解颅内压及诊断脑膜炎的最重要的方法,可帮助医生制订出治疗方案。Y腰穿会抽取脑脊液,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表现,嘱患者腰穿后去枕平卧4-6小时,不要过度活动。
4.意识障碍患者:对于严重至意识障碍患者要注意压疮、肺炎防护,经常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等。
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注意患者体温恢复情况,避免高热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机体伤害。
精神状态: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精神状态改变,注意观察患者是否精神行为状态不正常,及时做好防护。
意识状态:严重者会导致意识障碍,要及时抢救治疗。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膜炎的病情发展经过,介绍治疗方案,列举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启发患者理性地看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结核性脑膜炎待症状控制后需要前往特殊职业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抗结核治疗。
预防
总述
脑膜炎病情重,危险性大,目前只有少数类型可以疫苗接种,大部分没有特殊疫苗,但是可以选择一些方式进行早期预防,尽量减少患病概率。
早期筛查
如果早期有感冒病史,或者曾经感染过病毒、细菌,有养过鸽子、接触过结核病人/患过结核病这些情况,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者,需要趁早去医院筛查。
预防措施
1. 在流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有流行趋势的地方, 要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2. 两岁以下儿童,应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流脑;
3. 家里养动物的人群,应注意佩戴口罩和加强营养;
4. 有基础病的人群,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5.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疲劳,积极治疗基础病
和原发病。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6.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脑膜炎的知识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注我或者同名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