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是源远流长的,此间有许多故事都值得我们阅读思考。

例如:二祖慧可“立雪及膝、断臂求法”的故事
达磨西来,见梁武帝不契后北渡少林,终日宴坐,人称“壁观婆罗门”。而当时有法号神光者,“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他以“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照玄境”,于是往少林晨夕参承。然而达磨并不稍顾,及至大雪冬日,他“立雪及膝”,达磨这才问他何事。神光回以求道之诚,不料达磨竟以“诸佛无上妙道”不是他这“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者所可得而回之,神光听此,乃潜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大家可能会很佩服慧可,已经是饱学之士了,为了求得真知,能自断其臂。却往往忽视了,慧可为了求什么法而甘愿断臂。下面还有一段对白,大家可一探究竟。
又问:“请和尚安心。”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
进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
达摩语惠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否?”
惠可言下大悟。
意思大概,神光说他心神总是不宁,乞求师傅让他心安。达摩于是说:你想把你的心拿过来,让我帮你安静下来? 神光说:因为我找不到我的心。达摩说:需要寻找才能得到的怎么会是你的心?我已帮你把心安好了。
**这个心究竟是个什么心? **
答: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而达摩告诉慧可的道理其实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谓三心不可得。这来自金刚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读。
需要追寻才能得到的心,它是你的真心吗?
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生活中往往也被我们忽视。现实中我们沉沦于当下各种欲望,希望得到更多来使我们心安,在面临诸多选择时,我们时常是迷失的,不断的寻找着我们的真心,并不知道我们做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求个心安而已。以为我们得到越多,我们便会心安;以为我们能力越多,便会心安;以为我们赚的越多,我们便会心安。
其实我们只需看破,无论过去、现在、当下,我们所求的都如梦一般,我们可以付出种种努力去追求,但不可执着于此,或这说苛求于此,不然我们的心是始终无法安定,无法回到本心的。如果当下的梦让我们痛苦不堪,它便需要我们放下这颗心。
也许禅,即心语,而本心清净就是禅所要揭示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