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我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尊重,根据主体不同,分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即对自己的重视和对他人(社会、自然、知识)的重视。
自尊是指个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强、自信和自主等。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与价值,使人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他尊是指个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赏识、重视、赞许和高度评价,也即希望获得威信、实力、地位等。他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潜能与价值,从而进一步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反之,缺乏他尊会使人丧失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可能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有自我意识,人能够把自我作为对象进行思考,所以只有人才会有自我尊重的需要。尊重自我就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对象,对自身的能力、品行等表现出认可、承认、满足,同时不允许他人对自己表示出侮辱、歧视等。因此,尊重自我,也就是自尊。自我尊重能帮助人缓解生活中的焦虑与压力,实现自信、自立、自强,这样“人”的形象才会真正地树立起来。
自我尊重不但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和固有力量,更是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需要自我尊重,不单纯是为了抵御外界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与侵犯,还是为了通过有效地自我调节来降低、缓解焦虑与恐惧,最终形成有弹性的心理空间。有弹性的心理空间是自我尊重的归属,它由能力、行为的价值和应对环境的挑战几个部分组成。
人的能力是自我尊重的基础。在人的自我尊重形成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认知能力低的学生很难完成学业,由此会降低他的自我尊重与自我评价。在学校中,那些能力差的学生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极易产生自卑、自责或自弃等心理。这表明人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成功,而成功又关系到自我尊重。因为人的能力越强,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其生存的价值也就越能显现出来;人的价值越高,其自我尊重感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人的行为价值。对自我尊重的获得与丧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他人与社会称赞、产生好感或愿意接受的标尺,即主观知觉判断。该判断有两大特点:一是外向性,即人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及他人评价的影响与制约,例如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自我做出高评价或低评价,由于评价不同,产生的自我尊重感亦不同;另一特点是内向性,即人总是偏爱使用一个狭小的、自我感觉合适的“过滤器”过滤他对现实世界中与自我相关信息的认识与感受。这是人精神世界的需要,反映了人对相关自我价值的外界刺激的有意识、有目的认知、感受与评价。
当人在现实社会受到能力要求与价值评价时,能积极正确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与控制自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它不仅要求人能对自我做出公正的判断与评价,而且要求对自我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就此而论,应对环境挑战是自我尊重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随着个体的成长,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给自我尊重描绘了一幅综合肖像,使人保持着一种稳定的挑战生存环境的状态,如帮助个体形成了防御机制与自我同一性等能力;另一方面,当生存环境长期使人处于恐惧、压抑与焦虑的状态时,自卑、自责与自弃就会趁虚而入,侵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人能否积极应对环境的挑战对自我尊重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帮助他人建立起自尊呢?
国际知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博士就如何实践于自身并促进或鼓励他人也获得自尊,提出了自尊的六大支柱:
有意识地生活。要求个体努力探明与自我的行动、目的、价值和目标相关的外界事物,要力争使自己的行动与自己的认识保持一致。
自我接受。首先,是指拒绝与自我对立,要直面内心最需要关注的东西,并选择尊重自己、重视自己、保护自己;其次,是指不回避、不拒绝,切实去体验自己想干的事,切实去做自己想做的人;再次,是爱自己,与自己做朋友。
自我负责。这意味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意味着深刻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发展, 唯有靠自己来创造、来改变。
自我维护。在人际交往中能坦然地维护自我、尊重自我,面对与自己价值相异的人,不掩藏、扼杀自我,或简单地“归属”于别人。
有目的地生活。按照自己预定的生活目标自律地生活,自律不是自我牺牲,而是实现生活目的的一种保证。
个人诚实。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一致。诚实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做出最好的选择,它只要求我们寻找最好的途径时必须是真实的,能对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负责。
上述6种能力是自我尊重的六个支柱,是一个人培养自我尊重感的行为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