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宇彤老师在第8季普通话打卡营学习有感
文图、别有余味
去年11月因折服于宇彤老师的听声识人,我开始跟随老师学习声音。在4月份的第8季打卡营,老师让我担任点评官。我是既高兴又忐忑,甚至想逃避;但是21天下来,我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的信任和压力,收获要比自己摸索学习一年都大。
开营的时候,宇彤老师挑选了8位点评官。她说,你们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她还让我们回答六个问题,比如“我这两天突然有事,是否就算了不点评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让我们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呢,不能中途而废,要全程用心陪伴学员。宇彤老师的用心我们都深有感触,在3月份进阶班结束后,她送给我们每位学员一本《语音发声》的书,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礼物。


点评提升辨识能力
我是D1组的点评官,拿到名单的时候,我傻眼了,这个组本身就有四位点评官,还有多位学员在进阶班里都非常的优秀。我非常的担心,我能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我打起了退堂鼓,向宇彤老师和园园班长提出能否调整一下?她们都没理睬我,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我想,总不能每天就默默给大家点赞吧。为了挑刺,我就像侦探一样,拿着放大镜,寻找蛛丝马迹。单听小伙伴的音频听不出问题,我就反复对比老师和大家的。在对比中,我终于发现了在调值、重音、停连等方面和老师的差距,而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是特别愉悦的,因为能发现问题就说明我进步了。通过反复聆听音频,我也越来越佩服宇彤老师炉火纯青的境界。她信手拈来,就能很好地将感情融入到其中。我想老师读的时候,并不会刻意想哪个字要读重音,哪里要扬要抑,但自然而然的就表达出来了。
在点评中,让我很受触动的是,Yanli、如若等点评官,对于我指出的小瑕疵,他们都非常虚心地接受,并且都说要反复再练习。许多小伙伴也第一时间给予反馈。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在打卡的时候,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天在听了同学们的作业之后,发现了哪些问题自己尽量避免,然后通过反复的朗读,才敢上传作业。通过这样的磨练,21天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听力明显的进步了,对如何更好地表达作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微博记录学习点滴
在3月份上进阶班的时候,园园班长要求我们每天必须打卡和发微博。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发微博了,号都被别人盗了。但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重新取回了号,每天发微博。我发现,这是记录自己学习最好的方法,所以,在4月份的第8季普通话打卡营里,即便没有人对我进行这样的要求,但我还是基本坚持下来了。从第一天开始,我在点评完12位小伙伴的作业后,做一个总结,在发群的同时发在微博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一点一滴,过后翻阅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自己曾经学习了什么、改进了什么。利用微博记录,更多是为提升自己而做的,并不单是为给谁看而做。
微分享梳理知识体系
输出是倒逼输入的最好方式,除了微博记录,我还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微信学习群,将我的同桌和几位小伙伴拉到这个群里来。我会不定期的和大家进行分享学习的感悟,我总共做了五次的微分享,包括读绕口令的感想、《四月》和《颁奖词》的朗读分析、调值、前后鼻音的区分等等。通过分享,我进一步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让自己对声音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在学习群里,我也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帮助,他们指出了我在气息、发声、感情表达等方方面面的不足,自己也是受益良多。
在第8季的普通话打卡营中,我朗读的《同乡不同行》获得了当日最佳,参加《咏梅》朗读比赛获得了9.9分的成绩。现在,打卡结束了,然而声音修行之路远没有结束。我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语言美学的道路上继续求索,聆听别人的好声音,练就自己的好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