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走向甲午》第一章 大国衰败——“”汉、唐、宋、明未有之事”(5

《走向甲午》第一章 大国衰败——“”汉、唐、宋、明未有之事”(5

作者: 阿史那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07:40 被阅读0次

    后世学者在回顾嘉庆王朝时,普遍认为此时的帝国正处于盛极而衰的转折点,面临五个方面的危机和挑战:一是社会处于严重的泛贫困化状态;二是吏治腐败与官僚庸政懒政并行;三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极为严峻复杂;四是军备全面废弛;五是财政危机与鸦片问题初现端倪。

    首先,社会普遍贫困,民生极其凋敝。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中国人口由1.5亿激增至4亿多,到19世纪中叶更达到4.3亿人。但耕地增长远远赶不上人口膨胀,人均耕地面积日益缩减。与此相对,土地兼并却愈演愈烈。早在乾隆后期,“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到嘉庆年间,两极分化更为严重,占地成千上万亩的大地主比比皆是,而勤苦耕作的农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啼饥号寒,几于无生”。

    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耕地能够承载的农业人口有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少部分转向手工业生产之外,其余的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外转移,林教主就是其中一份子。林清本出身庄户人家,却没有自己的土地,只好进城市学手艺、讨生活,窘迫时不仅四处流浪干苦力,还违法翻越“边墙”]去东北、内蒙一带打黑工,直至发迹后才回乡买田置业。

    林清的颠沛,仅仅是农村剩余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一个缩影。在比较富庶的中原地区,“岁多丰稔,而竭其地之所产,不足供土著之食”,许多百姓被迫向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迁移;在人口稠密的东南沿海地区,更是“人益众,用益繁,米薪亦日益贵,公税私租,十室九空”,广东、福建等地民众唯有成群结队“下南洋”,远赴海外混口饭吃。就连清初人丁稀疏、需要“湖广填四川”的成都平原,此时也已人满为患。无处可去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劳动力价格下降,失业率高企,治安形势恶化,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直接危及大清政权稳定。

    为容纳尽可能多的人员就业,清政府想尽了办法,甚至极力排斥节省人力的技术革新。例如,清政府每年需要将约400万石粮食经京杭大运河运往北京,号称“漕运”。为了保障漕运正常运行,每年需动用14500艘漕船、约10万名运军和水手,沿途依附漕运生活的人口在百万以上。但是,漕运成本高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腐败、浪费和寻租行为,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倘若能够以海上运输替代,必然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损耗,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漕运乃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一旦变革运输模式,很可能导致数十万人失业下岗。这些人衣食无着,很容易沦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揭竿而起,成为下一个李自成、张献忠。思前想后,清政府只好捏着鼻子,继续维持高投入、低产出的漕运模式。

    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交织,又顺理成章地触发了粮食危机。尽管清代已有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但在农药、化肥没有发明之前,粮食平均亩产量在150公斤上下,其中小麦和水稻平均亩产不到100公斤。面对庞大的人口总量,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和资源使用已达到顶点,粮食生产只能艰难维持在生存线水平。丰收年份尚可勉强支撑,一遇天灾人祸立时粮价飞涨、饿殍遍地。1796年冬,首善之区北京一夜之间冻死8千多乞丐;天理教起事前,直隶、山东、河南等地连年大旱,河南一些地区“几至易子而食”,山东米价涨到平常的6-10倍,“市中竟有以人肉为卖者。对此,官方的赈灾工作往往缓不济急,有的无良官吏还趁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加剧了民不聊生的惨况,为天理教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天然土壤。李文成、彭克善在河南、山东等地扯旗造反时,轻而易举就聚集了上万人马,与清军鏖战三个月才终告失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向甲午》第一章 大国衰败——“”汉、唐、宋、明未有之事”(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te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