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营历史知多少

东营历史知多少

作者: 平易髙處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13:58 被阅读0次
《东营日报》·黄河口睌刊

                                                                  大凡外地人认为,东营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没什么历史,更谈不上文化,甚至连东营本地有些人也持这种看法。果真如此吗?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东营,让我们翻开历史去寻找答案。

关帝庙大殿

      追溯东营的历史,可以说,既古老又年轻。境内南部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多处国家级古遗址,表明早期人类活动和居住。古齐乐安,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夏商时期,逄伯陵、蒲姑氏等部族在此聚居;两周时期,属齐国疆域;秦统一六国,在齐国故地设立郡县,时属齐郡;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置千乘郡,南北朝复置千乘县,金改乐安县,概取“四民足用、国乃安乐”之吉祥义。西部的利津,在周秦时代属齐国。隋代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北部黄河口地区,系黄河泥沙新造陆地,仅有百年历史。大自然造化之神工,孕育了黄河入海口这方神奇的土地,多元文化的交汇和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黄河口文化。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综观千百年的历史,黄河口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令人惊羡的文化脉迹。东营境内发掘出的傅家遗址、五村遗址、南河崖制盐遗址和关帝庙大殿等4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冢头墓群、南望参古窑址、柏寝台、乐安故城、铁门关遗址、海北遗址、寨村泉顺院等18处省级文物遗址也留下了历史印记。巍峨屹立的关帝庙大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称“南宋大殿”。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闻名遐迩的铁门关遗址,始建于金代,是金元明清四代的重要关防,管控鲁北地区最大的水旱码头,也是山东第一座海关。以明清两代最为繁华,曾是闻名遐迩的商业海关码头,国内外商船云集,转口贸易十分兴旺,有"日进斗金"之说。东营境内挖掘出土宋金时期陶瓷器的海北遗址,东西长390米,南北宽225米,面积87000平方米。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考古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出土的陶瓷器标本数量之多、窑口之多、种类之多实属少见,在山东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东营唯一保存完整、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清代建筑——寨村泉顺院,是清道光年间寨村一名字号“泉顺”财主的家院。院落以北街大门楼为界,分东、西两院,为青砖灰瓦的土木结构。

      在东营这片热土上,厚植着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文化名人辈出,群英留芳,仅宋元明清时期就涌现出进土八十人之多。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欧阳学派的《尚书》等文化瑰宝,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西汉御史大夫倪宽,被称为“儒雅”之臣。他主持推算制定的《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首次将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魏晋隋唐,儒释道法,宦商庶民,风气益开,有“东州大儒”孙炎,《尔雅音义》,反切先行。元帅綦公直,戎马一生,战功显赫。明清时代,陕西按察司副使的清官魏伦,一生作诗千余首,《武定诗钞》《武定诗续钞》均有选载,被评其诗:“独开畦町,不袭窠臼,清刚直上,肖其为人。”经学名家李舜臣,才识渊博,尤精经学,嘉靖年间编修《乐安县志》。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曾评其文章特色为:“意至而言,意竭即止,大要不使辞胜意”,“词语体裁,约之简奥,而指事类情,各极其则,诚少则好矣”。以“刚强正直”著称的监察御史成勇,一生著述甚多,尤以理学见长。著有《程易发》《春秋三传释疑》《十三经注略》等。明末诗人徐振芳(字太拙),“工诗,所作奇气坌涌,时出入于李贺、卢仝之间。著有雪鸿草、三素草、楚萍草三种。” 徐太拙既精于诗,又善于书法,深得王羲之精髓,有楷书“高王观世音经”及《徐太拙诗稿》传于世。青州四大家之李焕章,参与编辑《山东通志》《青州府志》《乐安县志》。毕生从事写作,至老不衰,著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余万言。顾炎武称赞其文章说:"李先生作书,精古文词,其传记、书序、志表、碑铭出入河东(柳宗元)、庐陵(欧阳修),小品大有眉山(苏轼)意"。诸城名士李澄中合集刊于《织斋集钞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其书目。李氏后人将其遗文出版《织斋文集》传世。一代枭雄岳镇南,作为利津四大贤人之一,人们耳熟能详。但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出自岳氏门下却鲜为人知。在利津民间至今流传着“先有岳镇南,后有曾国藩”的说法。相传今天为山东人所称道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黄河、孔子),最早就是岳镇南主持湖南学政时脱口而出的。诗词大家张铨,一生作诗千首,有《爱山堂诗存》若干卷行于世。《永门竹枝词》以诗存史,举凡风土民情、地方古迹、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变迁等皆有展现。其风格有刘禹锡竹枝词的韵味,时人称张铨的诗有盛唐遗风。文武双全赵长龄,晚清时期官员。一生写下不少警世之作,他的诗文被外祖父綦沣称赞为“远道之才”。晚年刻有《元善堂制艺》《诗文集》若干卷行世。他的书法尤工,师古而不泥古,书艺十分精道,刻诸楹柱者则全已失存。古钱金石学家李佐贤,工于诗文,擅长书法,兼涉考据之学,金石书画,砚石印章。在古钱学研究中堪称创举,被中外古钱币学家奉为经典。著有《书画鉴影》全书24卷,辑有《石泉书屋丛书》。李佐贤一生博学多才,著述甚丰,尤在古钱币、金石书画和诗文方面均有建树且存世,其作现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图书馆等20余家。中宪大夫隋藏珠,以“为官清廉”著称,一生爱书积至数万卷,插架万轴,辞官还家,仅剩一箱,别无长物。县志称其“吾县近百年来品最卑、才最高、学亦最富”。著有《史屑》《铸错堂稿》《四书举隅》《寒柏草堂诗稿》《与石居诗稿》《建昌学治录》等。清代学者程馀庆,无资出版《史记集说》成书,抱憾辞世。利津知县钱镕得读其稿,赞叹不已,称“其书可传丰城剑气,必有不能秘终者”,几经周折,终将其出版问世。

      历史,穿越古今;文化,辉煌灿烂;名人,传世四方。兵家谋士,先哲鸿儒;仁人志士,文宗科魁;武将勇士,名伶良贾。名人足迹遍涉诸领域,乃东营文化智慧之宝藏。鉴往知来,接续努力。

    (易平随笔)

 

       

相关文章

  • 东营历史文化

    东营历史文化 四年级六班 李茂旭 东营有许多历史文化,比如:东营的 历史人物、东营的一些古代器材和一些非常好看的...

  • 情感

    不知多少文化历史,是。

  • 黄其军:笔耕不辍,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黄其军:笔耕不辍 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东营周刊》专访 ...

  • 红色历史知多少

    要红色历史知多少调查问卷 2017年7月7日肖静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小红旗实践队来到紫荆山进行问卷调查。这是我的...

  • 口罩历史知多少

    在19世纪人类发现细菌与病毒的微生物世界前,口罩就已经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中。如波斯拜火教影响,人...

  • 我的故乡 2015-12-19

    如果你要我把东营介绍给你,是难不倒我的。我会告诉你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有什么名胜古迹诸如此类。而...

  • 历史你究竟知多少

    一直喜读书,但读的都是些杂书,从来没有认真读过关于历史方面的书,钱穆这个作者对我而言也是陌生的。关于作者我还特地查...

  • 视觉盛宴文化大餐游客点赞——2019东营城南游园灯会圆满落幕

    东营日报/东营网讯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2019东营城南游园灯会圆满收官。16天的流光溢彩,照亮东营...

  • 【投稿小助手】青鸟探刊 | 《东营文艺》最新投稿邮箱

    刊物简介 《东营文艺》由东营市东营区文联主管主办,季刊,每逢3月、6月、9月、12月出刊。立足东营,面向全国,欢迎...

  • 烟雨江南印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历史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无数次走过江南,写过江南,也不知多少次聆听江南,一生难忘江南。 “江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营历史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u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