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460545/87eb3a18e831d375.jpg)
上了年纪,才知道,人随物转,不光四季在变,生活情境在变,人心也在变。
老伴腰椎不好,好在幸遇了娘家人推荐的神奇膏药,一贴半年,总算柳暗花明,好了许多。更幸的是免去了医院那些可怕的反复折腾、刀刃之苦,和可能出现的遗症后患,不光身病没能根除,还徒空耗了许多银钱,遗患终身。
人老骨涸,脆弱的很,经不起折腾。即便是好了,也要倍加爱惜,时刻松懈不得。
上午找人在卧室往客厅、卫生间和厨房等几处必需往来的墙上通安了一道不锈钢靠墙扶手,老伴满意,内心里方算坦然。
老伴是这家里的军机处和内阁总管,她说元旦女儿要把那即将年满一岁外孙女,带回来住上一周,一家团圆,欢度元旦。要想万般周全,让我做好一切准备。
孩子大如天,下午女儿给小孩订制在大床上的围网到货了。下楼取件,老伴儿更是急切的上心,紧着打开,让我按图索骥先给装上。我诺诺应承,开始组合试装,没想这还真是一件神秘组合,稀奇玩意儿。
老伴儿那主卧是张标准大床,围网要在那大床的周边立上一道闭合的围网。女儿买来的要维护四面,可老伴儿却埋怨女儿光知道花钱,只要把床围上不靠墙的两面就行。一个孩子,两道圣旨,我该要何去何从?
实践出真知,还是先照猫画虎,动中思变,组装。
终于等到装配上两扇围网的四框和围网以后左思右想,面对这个新生事物,到底还是卡壳了。
孩子是人家的,创意和是否称心最终还要女儿说了算,万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收工不提。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60545/0398b2a8f363fca4.gif)
次日,赤日高悬,阳台普照的温暖,这也是我与老伴最惬意的时段,忆从前,谈过往,更加关注的却是我们彼此的健康和眼前。
老伴儿的更年期已过,似乎我的更年期又悄悄地来到眼前。
每每想起这些,心里总在想🤔,生死是定量,只有活着,才是变量。
人老腿先僵,不想流浪,总想归故乡。
提到故乡,有童趣,是乡愁,与现代这两个字对垒,大多代表着贫穷二字。
相对而言,贫穷是个现实。但相比过去,沧海已去,这里已经美到,这些年已经成了北京这座大都市里的静谧田园。
都市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要与功能合规。最近五年以来,这里成了这座大都市的生态涵养区,土地收归集体,少量的承包经营,名曰养殖种植,实际是羊头狗肉,囤积居奇,合法投机。
大片土地全种了树,往日的喧嚣又复归了原始。每到晨夕,这片原野的上空便会升腾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如乡愁里的炊烟,掩映入似水的流年。从原野上来,归不知处。
这里,农田成了回忆,种地成了奢侈。尤其是这几年的退耕还林,种了成片的观赏林木,大片的绿色成了这里独有的风景。
有了树,便引来了各类鸟儿的回归。秋天一过,它们已经飞的渺无踪迹。我这才猛然领悟,原来,只有春夏两季的绿色才是鸟儿的家园。
这里有公交、地铁,而且连小区外都有个车站。
好的一切仿佛都在有,却唯独身上少了少时加持的力气。
曾经屋檐下的燕子,不知飞去了何处。这里如今早已变成了座座高楼,人们仿佛都生活在云端。
在这云端,年轻人看到的朝霞、晨曦、浪漫还有云端。而老人的看得更多确实夕阳四散的绚烂云彩,飘荡在天边山外。
人要活着,就要衣食住行,眼下最安心就是衣和住,人上了年纪,衣服也穿不了几件,花色样式只求个合体实用和耐穿。一年四季,应时买办了即可过上一年。住与吃食和出行紧密相关。做了这么多年的饭,全家人来吃,虽说眼下只剩了我们两个,可感觉身体时常难以从心。
自认为人俱是贪生怕死的,虽说这世间悲欢离合,纷扰纠葛不断,总还是贪恋。贪那儿女之欢,恋那温情不断,既在天边,也在眼前。
既是贪恋,就有余欢。欢喜看广场边的快递丰巢,一件一件。更爱看周末节日上的主街的盛况,人满为患。老人们坐在排椅上,看似休闲,时时顾盼,等着看那辆熟悉的一家,携妻带子,不再遥远,来到眼前。
时常为了等到这一天,心力和身体都要强力支撑着,蹒跚下楼,社区拿药,集市转转,购买食材,讨价还价,精挑细选。
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那一家人扶老携幼,不再顾盼流连,惊奇反转。最让人心里伤情的就是依然在秋风里,在休闲椅上的只影孤单,直到夕阳西下,风烛残年。
过了农历十五,新月初缺,过了春华秋实,整个心里想的依然是风花雪月,喜的是子孙满堂,爱的是儿女绕膝,看的是花开花落,过往光景云烟。
这里有的是寂寞,有的是是时间,有的是回忆里的沟沟坎坎,童年里的快乐时光和无忧无虑的快乐田园。
去了的是流年,变了的是田园,守住的是孤单,受不住的是今天和永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60545/4461575c6930846b.png)
网友评论